就在袁术以为自己可以固守寿春等待救援之时,仿佛老天都不容他继续作孽,本来在袁术治下的百姓就被压榨的极惨,现今淮南突然爆发了天灾,粮食颗粒无收仓廪空虚,士兵每日仅能食粥度日,怨声载道。
不过倒是有个小插曲。
袁术的部下韩胤假意投降实则行刺,结果被吕布一巴掌拍在了地上,颅骨碎裂。
说实话吕布十分钦佩此人。
他平常就这么嚣张吗?他不知道我是天下第一猛将吕布吗?
连我都敢行刺,这天底下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干的吗?
韩胤被吕布认定为袁术手下最有种的男人!
袁术瘫坐在龙椅上(尽管现在没人再称他“陛下”),脸色灰败。
他望着案上的“仲氏玉玺”,突然暴怒地一把将其扫落在地!
“吕布!吕布!!”他歇斯底里地咆哮,“若非你这厮,朕何至于此!”
他再也没有了当初十八路诸侯讨董时的底气与荣耀,现今的他只是一只人人喊打的落水狗。
摇曳的烛光下,袁术面色铁青地盯着案几上的密报——"杨弘昨夜密会吕布使者于城南酒肆"。
他枯瘦的手指死死攥着竹简,指节发白。
"陛下..."侍卫战战兢兢地禀报,"阎象大人求见。"
袁术猛地将竹简砸在地上,玉冠歪斜:"让他滚进来!"
阎象入殿即跪,却语出惊人:"臣请陛下...开城纳降。"
"你说什么?!"袁术暴起拔剑,剑尖抵住阎象咽喉。
阎象昂首不避:"吕布己截断淮河粮道,城中存粮仅够十日。张勋将军的部卒昨日开始宰杀战马..."他忽然压低声音,"杨弘正在联络吕布,约定三日后子时开南门。"
剑尖微微颤抖。袁术这才发现,自己最信任的谋士们,早己织就一张叛网。
与此同时,张勋府邸。
"桥兄,真要走到这一步?"张勋着吕布送来的密信——"献袁术首级者,封万户侯"。
桥蕤猛灌一口酒:"纪灵怎么死的你忘了?吕布那方天画戟..."他突然噤声。
窗外传来巡夜士兵的咳嗽声。
二人对视一眼,同时看向挂在墙上的寿春布防图。
皇宫偏殿突然传来瓷器碎裂声。袁术正在虐杀一名歌姬——她不过是说了句"听说吕布将军善待降卒"。
"陛下!不可啊!"匆匆赶来的杨弘假装劝阻,袖中却藏着准备送给吕布的城防密件。
袁术血红的眼睛扫过众人,突然神经质地大笑:"你们都想朕死是不是?好!好!"他猛地拽断腰间玉璜,"传令!明日杀尽城中流民充作军粮!朕要与寿春共存亡!"
当夜三更,西支羽箭同时射向不同方向:
杨弘的密信飞往吕布大营
张勋的家仆潜出北门
桥蕤的亲兵摸向粮仓
一名小校颤抖着在城墙画下三道白痕——这是留给陷阵营的标记
而在皇宫地窖,阎象正将传国玉玺塞进装满金珠的漆盒。
他没想到的是,暗处有双眼睛正盯着这一切——袁术最幼小的儿子,袁耀。
次日清晨,随着寿春城门的吊桥被无声降下,此次为期三个月的袁术讨伐战也终将落幕。
吕布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就拿下了寿春城。
他骑在赤兔马上悠闲的往袁术的皇宫行去,沿路全都是投降的士兵和饱受苦难的民众。
“唉,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么多人为了袁术一人的欲望而遭受如此人祸。”吕布见此情景不由得感慨。
“如果赢家是袁术,我想奉先就未必会这般想了。”贾诩在身侧说道。
“也是,只有强者才有资格可怜弱者。”
吕布一行人畅通无阻的来到了袁术的‘皇宫’。
赤兔马的铁蹄踏过寿春皇宫的玉阶,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曾经金碧辉煌的"仲氏皇宫",如今只剩满地狼藉——翻倒的青铜灯盏、撕碎的黄绸帘幕,还有那些跪伏在两侧瑟瑟发抖的宫女宦官。
吕布单手提着方天画戟,靴底碾过一块摔裂的"皇帝诏曰"玉牌,戏谑地挑眉:"袁公路倒是会享受。"
当吕布推开鎏金殿门时,眼前的场景令人愕然:
袁术竟还端坐在龙椅上,头戴歪斜的冕旒,身穿脏污的龙袍,手里死死攥着一把镶金匕首。
他的嘴角残留着酒渍,眼中布满血丝,脚下滚落着几个空酒坛。
"吕布!"袁术嘶哑地吼着,"朕是真命天子!朕有传国玉玺!"他踉跄站起,匕首指向吕布,"你不过是个...是个三姓家奴!"
殿内瞬间死寂。高顺的陷阵营甲士己无声封锁所有出口,贾诩阴冷的目光在阴影中闪烁。
吕布却突然大笑:"好啊,到死都端着皇帝架子。"
他随手挑起地上一顶宦官帽子甩向袁术,"那你可知,你的杨弘、阎象昨夜就用玉玺换了活命?你的张勋、桥蕤现在正跪在城外等我封赏?"
袁术身体晃了晃,匕首"当啷"落地。他疯狂扒拉着龙袍前襟:"不可能!玉玺明明就藏在...藏在..."
"可是在找这个?"贾诩从袖中取出一个漆盒,盒盖开启的瞬间——袁术如遭雷击。那里面正是他称帝时锻造的"仲氏玉玺",边缘还沾着阎象手上的血迹。
吕布缓步上前,方天画戟的月牙刃勾起袁术的下巴:"给你两个选择。"
戟尖微微下压,在袁术脖颈划出血线:"一是体面些,自己了断。"
突然戟身翻转,将地上毒匕首挑到袁术脚边:"二是试试用这淬了毒的玩意儿刺我——就像你当初派韩胤行刺时准备的那样。"
袁术在地,鼻涕眼泪糊了满脸:"奉先...奉先!念在纪灵给你面子......"
"咔嚓!"
画戟如银龙吐信,袁术的哀求戛然而止。那颗戴着破败冕旒的头颅滚落台阶,被赤兔马嫌弃地踢开。
吕布转身时,朝阳正穿透破碎的窗棂。他对着跪满大殿的降臣宣布:
"即日起,淮南免赋三年。参与叛乱者,自首不究。"
宫门外,饱受饥荒的百姓正围观士兵分发袁术囤积的粮米。
不知谁先喊了声"吕青天",很快演变成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http://jyshuba.com/book/BEABAI-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