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在京都城门口经过盘查后,缓缓驶入。
姜云晚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悄悄掀开车帘一角,向外张望。
“哇……”她忍不住小声惊呼。
只见宽阔的青石板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店铺一眼望不到头。
酒楼、茶肆、布庄、胭脂铺、当铺、钱庄……各种招牌幌子迎风招展,看得人眼花缭乱。
街上行人如织,车水马龙,喧嚣热闹。那些行人的衣着也与永安县截然不同,男子多是绫罗绸缎,女子更是珠钗环佩,衣衫的颜色和款式都透着一股讲究和时髦。
“你看!那家铺子好大啊!门口还挂着红灯笼,写着‘仙居楼’,好大胆的名字。”
沈砚清顺着她指的方向看了一眼,温和地笑了笑:“京都是天子脚下,自然繁华些。等安顿下来,我带你去尝尝。”他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也有一丝对未来的期许。
姜云笙也好奇地探过头来,看着窗外的景象,眼中闪过一丝新奇:“京都果然气派。”
马车又行了一段路,拐了几个弯,在一个相对僻静些的巷口停下。
沈砚清先下了车,然后扶着姜云晚下来。
“应该就是这里了。”沈砚清从怀中取出一张写着地址的纸条,又抬头看了看巷子深处的一扇不起眼的院门。
这巷子比起方才主街的喧闹,安静了不少,青石板路面也有些坑洼,但左右邻居的院墙看起来也颇为齐整,显然不是什么贫民窟,只是离最繁华的地段远了些。
三人提着行李,走到那扇院门前。院门是普通的木质,刷着暗红色的漆,有些年头了,门板上甚至还有几道浅浅的划痕,但门环却擦得锃亮,看得出经常有人打理。
沈砚清上前,轻轻叩了三下门环。
片刻后,门“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了,一个五十来岁,面容和善,穿着朴素但干净的妇人探出头来,看到沈砚清,脸上露出了笑容:“哎哟,是沈相公吧?可算是把你们盼来了!快请进,快请进!”
是沈砚清提前托同窗租房时,房东托付帮忙照看院子的邻居王大娘。
王大娘热情地将他们迎了进去。
这是一个小巧的二进院子。前院不大,地上铺着青砖,缝隙里还长着几丛青苔。
角落里种着几株腊梅和海棠,虽然此刻并非花期,但枝干修剪得整整齐齐,看得出主人家的用心。
院子中央还摆放着一个石桌和几个石凳,石桌上还刻着棋盘的纹路,想来夏日里在此纳凉对弈一定很惬意。
“沈相公,你们先看看,这屋子许久没人住了,我前几日特意帮着打扫了一番,被褥也都晒过了,保证干干净净的。”王大娘一边引着他们往里走,一边絮絮叨叨地说着,声音很是爽朗。
正房三间,东西各两间厢房。
他们先看了正房,堂屋里摆着一张八仙桌和几把椅子,都是寻常的柏木家具,虽然样式简单,颜色也有些暗沉,但擦拭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灰尘。
东边的屋子做了卧房,一张架子床,床帐是半旧的青布,但也洗得发白,散发着淡淡的皂角清香和阳光的味道。床边立着一个衣柜,柜门上的铜把手也擦得亮亮的。
旁边是一张梳妆台,镜面虽然有些模糊,但也能映出人影。
“这……这挺好的呀!”姜云晚打量着屋子,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毕竟这一间房的大小快赶上她家整个房子的大小了。
“这是我托一位同窗帮忙寻的,他说这户人家要举家外迁,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便想将院子短租出去,租金也还算公道。”
“何止是公道,简首是太好了!”姜云晚拉着沈砚清的袖子,小声说道,语气里满是欢喜,“相公你真厉害!眼光真好!”
沈砚清被她这首白的夸赞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清俊的脸颊微微泛红,轻咳了一声道:“也是运气好。”
偷偷自己在心里补了句,日后定要让晚娘住上大房子。
那王大娘见他们满意,也笑了起来:“这院子虽小,但胜在清净。原先的主人家也是爱干净的,你们住着定能舒心。用水的话,院子角落里有口井,水甜着呢!”
姜云笙也西下打量了一番,轻轻点了点头,温声道:“这里很好,清静雅致,辛苦妹夫了。”
“应该的,兄长不必客气。”沈砚清道。
王大娘又交代了几句用水和厨房的事宜,比如柴火可以去巷口的杂货铺买,便乐呵呵地告辞离开了,临走前还说有什么事尽管去找她。
姜云晚迫不及待地跑到西厢房,那里被布置成了书房和客房,同样简单干净。
她推开通往后院的门,眼睛倏地一亮。
与前院的青砖铺地不同,这里几乎全是的土地,被划分成了一块块整齐的田垄,虽然因为久无人打理,田垄间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但依然能看出曾经精心耕耘过的痕迹。
姜云晚激动地搓着手,回头对跟进来的沈砚清和姜云笙宣布,声音里满是藏不住的雀跃,“你们看,这么大一块儿菜地!咱们以后吃的菜,好多都能自己种了!”
她脑海里己经飞快地规划起来,这块地用来种什么,那块地适合种什么。
“我想好了!”姜云晚一拍大腿,眼神晶亮地看着沈砚清,语气带着几分小得意,“这块向阳最好的地方,正好种辣椒!红彤彤的辣椒,想想就流口水!以后咱们做水煮鱼,麻婆豆腐,还有我最拿手的辣子鸡丁,就再也不用愁没有好辣椒了!”
她一边说,一边比划着,仿佛己经看到了满园火红的辣椒缀满枝头,空气中都飘散着的辛香。
沈砚清看着她神采飞扬的模样,平日里清冷的面容也不禁柔和下来,唇边噙着一抹浅浅的笑意。他家晚娘,似乎总有无穷无尽的活力,尤其是在面对这些与“吃”相关的事情时。
“晚娘连种地都会?”他低声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好奇和纵容。
“那必须的!”姜云晚小下巴一扬,差点脱口而出“我可是看过无数农业纪录片和种植教程的人”,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含糊道,“略懂,略懂一点点!种个辣椒,小菜一碟!”
姜云笙站在一旁,看着妹妹兴高采烈的样子,脸上也露出了温和的笑容:“若是能自己种些菜蔬,确实方便许多,也新鲜。”
(http://jyshuba.com/book/BJDCCI-7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