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将计就计,刘表涉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1章 将计就计,刘表涉险

 

在一处开阔场地,一架直升机静静停驻,螺旋桨在微风中轻轻晃动,闪烁着金属光泽,散发着一种超越时代认知的神秘气息。

黄忠瞪大了双眼,满是不可思议地盯着眼前这个“庞然大物”。

他的嘴巴不自觉地微微张开,眉头高高挑起,眼神中写满了震撼与疑惑。

作为久经沙场、见多识广的老将,他征战半生,却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物件。

“这……这便是太上皇所说的能助人日行千里的神物?”

黄忠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惊讶。

此时,刘文辉身着特制飞行服,大步走到黄忠面前,笑着说道:

“黄将军,这便是直升机,太上皇特意安排我用它送您回襄阳,咱们快些登机吧。”

黄忠回过神,忙不迭地躬身行礼,说道:

“有劳壮士了,真乃奇物,黄某今日大开眼界。”

随后,黄忠小心翼翼地牵着自已的马匹,背上机铁火神弓,准备登机。

当看到直升机的舱门足够宽敞,能轻松容纳马匹进入时,他再次瞪大了眼睛,忍不住惊叹:

“此等物件,竟能容下我的马匹与兵器,太上皇这当真是拥有神器啊!”

进入直升机后,黄忠直挺挺的站在马的身旁,小心翼翼不敢乱动。

刘文辉笑道:

“黄将军请坐下,我们就要起飞了。”

“起飞?

你是说飞?”

“是呀,要不然怎么能快速的送你回襄阳呢。”

黄忠半信半疑的坐在座位上,双手紧紧握住扶手,身体微微前倾,眼神始终在机舱内的各种仪表盘和设备上打量。

他的表情依旧带着惊愕,时不时地摇头感叹。

随着直升机的螺旋桨开始飞速转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黄忠的身体微微一颤,脸上闪过一丝紧张。

但很快,这份紧张就被强烈的好奇所取代。

当直升机缓缓升起,地面逐渐远离,黄忠透过窗户俯瞰下去,只见洛阳城的景象越来越小,山川、河流、田野在脚下飞速掠过,他不禁张大了嘴巴,久久无法合拢。

“太神奇了!

这简直是在天上飞行,比那最快的骏马还要快上数倍!

太上皇的手段,真乃超凡入圣!”

黄忠激动地大喊道,眼神中充满了对太上皇一种如同神明的敬畏与崇拜。

在飞行途中,黄忠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兴奋与惊讶状态。

他不时地向刘文辉询问关于直升机的各种问题,

“刘壮士,这直升机究竟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太上皇真是神人,竟能造出如此神物,有此等神物相助,何愁天下不平!”

黄忠感慨道。

刘文辉微笑着回应:“黄将军,我们首长是有智慧,但是这可不是他制造的,说了您也不懂,您还是踏踏实实的坐好吧,我们就快要到了。”

黄忠一脸懵逼,

“什么?快到了襄阳了?

我来可是走了五天五夜,这也就不过刚刚半个时辰就要快到了!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刘文辉笑道: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以后什么都会有的,当然是你们想象不到的。

黄将军可以通过窗户,辨认一下地形,看看是不是襄阳附近。”

黄忠经过仔细辨认,发现还就真的是襄阳,大概是距襄阳城五十里左右的方山地区。

直升机缓缓降落,刘文辉道:

“黄将军,我们首长,也就是你们太上皇特意交代,恐怕襄阳附近现在已经有袁术的细作,所以我只能送您到这里了。

为了计划不被敌人发现,您还是乔装打扮一下,悄悄入城,然后和刘表以及文聘等密商一下,不要被蔡瑁给发现了。

太上皇的意思是,这次最好能够把袁术、袁绍、曹操等一网打尽,免得日后麻烦。”

黄忠闻听,点点头,道:

“壮士的提醒,末将记下了。

多谢壮士相送,请替我感谢太上皇,并请他放心,黄忠一定不负所托。”

黄忠目送着直升机渐渐升空,而后又迅速远离,心中不住的感叹。

甚至还没有完全从刚才的惊奇当中完全的走出来。

撩战袍上马,向着襄阳城的方向策马而去。

马腾和韩遂收到朝廷的飞鸽传书后,两人相视一笑,马腾捋着胡须说道:

“朝廷终于有所行动了,袁绍那老儿一直野心勃勃,如今太上皇调我们趁机攻打他的老巢冀州,我们一定要为太上皇立下这头功。”

韩遂点头称是,随即两人迅速点齐兵马,浩浩荡荡地向河东进发。

孙坚收到飞鸽传书时,正在营帐中与部将们商议军情。

他看完信后,猛地一拍桌子,大声说道:

“袁术那贼,野心太大,竟敢和朝廷作对,和太上皇唱反调,早就想除之而后快了。

如今朝廷下令,正是我等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黄盖、韩当、程普等一众老将闻听主公的意思是立刻出兵,个个跃跃欲试,要做先锋。

于是,孙坚立刻传令下去,准备船只,率领大军渡江,直逼袁术的寿春。

陶谦收到传书后,坐在书房中,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

“曹操势力日益壮大,对我徐州一直虎视眈眈。

如今朝廷让我择机蚕食他的兖州,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

但曹操诡计多端,若是贸然行动,恐怕会中了他的圈套。”

他来回踱步,权衡着利弊。

过了一会儿,陶谦缓缓坐了下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

“不管如何,这可是朝廷的旨意,且兖州之地对我徐州也至关重要,我需谨慎行事,先派细作去打探曹操的兵力部署和虚实,再做定夺。”

孔融收到飞鸽传书后,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

他看着书信,喃喃自语道:

“朝廷这是想让我和陶谦去牵制曹操啊。

曹操兵强马壮,我兵力薄弱,若与他正面交锋,无异于以卵击石。

但若是不遵从朝廷旨意,又恐落个抗旨不遵的罪名。”

他沉思片刻,叫来谋士,说道:

“你速去联络陶谦,看看他对此事的看法,我们需商议出一个万全之策。”

黄忠乔装打扮后,牵着马悄然入城。

他一路上小心翼翼,终于在夜幕降临之时来到了文聘的府邸。

黄忠轻轻叩响了文聘家的后门,门内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后门被缓缓打开。

文聘看到黄忠,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很快又警惕地环顾四周,将黄忠拉进屋内。

“黄将军,你怎么……”

文聘惊讶地问道。

黄忠示意他噤声,然后低声说道:

“此事说来话长,我们得在深夜悄悄去见主公,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文聘点了点头,眼中透露出一丝疑惑,但还是选择相信黄忠。

两人等到夜深人静之时,避开巡逻的士兵,悄悄地来到了刘表的府邸。

刘表正在书房中处理政务,听到下人通报黄忠和文聘深夜来访,心中十分诧异。

他看着两位将军,满脸疑惑地问道:

“二位将军深夜来访,所为何事?

而且黄忠,按日子算,你最快也得后天才能回来,怎么今天就到了呢?”

黄忠和文聘对视一眼,黄忠上前一步,将袁术与蔡瑁密谋出卖襄阳的事情详细地告知了刘表。

刘表听后,脸色大变,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和震惊,他猛地一拍桌子,说道:

“没想到蔡瑁这贼子竟敢如此背叛我,真是可恶至极!”

文聘皱着眉头,说道:

“主公暂且息怒,以免隔墙有耳,如今事态紧急,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对策。”

刘表沉思片刻,说道:

“文将军提醒的对,此事不可声张,我这就秘密找来谋士商量对策。”

不到半个时辰,六大谋士齐聚书房,屋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夕。

刘表将蔡瑁的阴谋告知众人,众人皆是面色大变。

蒯良率先开口,他轻抚胡须,目光深沉:

“主公,既然蔡瑁想要出卖襄阳,咱们不妨来个将计就计。

他们不是想骗文将军和李通出城,咱们就佯装中计,调虎离山。

但暗中在城外设下伏兵,等袁术等人的联军到来,将其一网打尽。”

蒯越微微点头,接着道:

“兄长所言极是。

同时,对于张虎那边,咱们也可顺水推舟。

佯装不知他手下私吞财宝之事,等他开了南门放敌军入城,咱们再关门打狗,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伊籍则在一旁摇头道:

“主公,以在下看来,虽然将计就计是不错。

但是这可是一招险棋啊。

我倒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已的威风,袁绍、袁术、曹操那也是兵精将勇啊,一旦在城外,或者放入城内咱们没有一击而就,让他们缓过劲儿来,后果不堪设想。

况且,即使是他们有计在先,但是也不会不做任何防备,这可是兵家大忌。

所以,我建议,把蔡瑁和张虎抓起来。

然后以我们的兵力守城,以逸待劳,等太上皇的援军一到,再里应外合,前后夹击他们,更为稳妥。”

此时,一直沉默的黄忠说道:

“主公,太上皇派人送我回来时,便嘱托咱们要与洛阳联手,将袁术、袁绍、曹操三方势力一网打尽。

依末将之见,伊籍先生的建议更保险一点。

如果我们事先埋伏在城外或者将他们放进城,一旦太上皇的援军还没赶到,光靠我们襄阳的兵马确实有点力不从心。”

刘表听着众人的计策,眼中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睿智与沉稳,他微微颔首:

“诸位所言甚是,不过正如黄老将军所言,咱们还需与太上皇的援军紧密配合,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但是现在就直接将蔡瑁抓起来,恐怕会打草惊蛇。

一旦被袁术等人发现蔡瑁被抓,一定会改变计划,那样我们不光不能和太上皇一起歼灭袁术、袁绍、曹操,

就连我们反而也会陷入被动。”

刘表沉思片刻,说道:

“东门这边就交由文聘,你挑选几名亲信精锐,乔装改扮,一定要死死盯紧蔡瑁,不得有误!”

文聘单膝跪地,领命道:

“末将定不辱使命!”

刘表接着道:

“南门就交由黄忠负责,

但是你现在还不能露面,因为蔡瑁所制定的计划,是你不在襄阳的前提下,

现在如果你露面,那么他们必会起疑,甚至改变计划,我们一定会再次陷入被动。

你需连夜,仍然乔装改扮,回到你的军营,然后同样安排亲信精锐,紧盯南门。

如有异动,你即可率军拿下张虎,接管南门。”

“诺”

刘表低头沉思片刻后,接着道:

“至于我,可能这次要为了襄阳的安全冒冒险。

如果我突然不去别院,蔡瑁这厮或起怀疑。

这样。

蒯良,你趁夜书信一份给江夏的黄祖,令他派邓龙秘密渡江,事先埋伏于别院周围,

蔡瑁的人一到别院,即可拿下。”

“臣领命。”

接着,刘表又看向其他人,神情严肃:

“从现在起,咱们必须严格保密,不能让蔡瑁察觉到一丝异样。

城中各个关键位置,都要安排可靠之人暗中监视。

一旦有敌军动向,立刻来报。”

众人齐声应诺。

接下来的日子里,襄阳城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蔡瑁按照原定计划,在城中散布着各种假消息,他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已的一举一动都在刘表等人的掌控之中。

黄忠秘密回到军营后,立刻挑选了几名最为亲信且身手敏捷的精锐士兵,向他们详细交代了任务。

这些士兵乔装成普通百姓,分散在南门附近,密切监视着张虎的一举一动。

黄忠自已则在军营中时刻待命,兵器不离身,战甲也时刻穿戴整齐,随时准备应对突况。

文聘也在东门展开了严密的监视行动。

他让亲信扮作小贩、路人等,在蔡瑁府邸周围,观察着蔡瑁的日常活动和与外界的接触。

这一天,刘表则按照往日,依旧按时前往别院,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

蒯良已经将书信秘密送到了江夏的黄祖手中,黄祖接到命令后,立刻让邓龙带领一支精悍的队伍,趁着夜色秘密渡江。

邓龙等人提前一夜在别院周围的树林中隐藏起来,他们身披树叶,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静静地等待着蔡瑁的人到来。


    (http://jyshuba.com/book/C0F00A-6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
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