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袁绍妥协,又进一步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3章 袁绍妥协,又进一步

 

袁绍冷哼一声,神色冷淡:

“孟德,你我之间无需这般虚情假意。

你派人截住我,究竟所为何事?

不妨直言。”

曹操并未生气,反而神色诚恳,说道:

“袁公,如今大汉江山摇摇欲坠,岌岌可危,太上皇心怀天下,推行新政,志在复兴汉室。

操以为,袁公四世三公,深受汉室厚恩,此刻正是我们携手并肩,共扶汉室,拯救天下苍生的时候。”

袁绍听后,神色微微一动,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但很快又恢复了冷漠:

“孟德,你说得倒是轻巧。

我如今兵败落魄,还有何颜面去面见太上皇?

况且,这新政之事,还需容我再斟酌思量。”

曹操见袁绍态度有所松动,心中暗自一喜,继续趁热打铁:

“袁公,这新政乃是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为了大汉的未来。

之前我们皆被旧理蒙了心智,这次在洛阳看到百姓安居乐业,万业兴旺,女子参与劳动,扩大了生产力,婚姻自由,更给年轻的人们生活以积极性。

太上皇更是平易近人,礼贤下士,令我看到了大汉的希望,

兖州如今已着手筹备推行新政,袁公若能加入,天下兴旺,更是指日可待。”

这时,郭嘉向前一步,言辞恳切地说道:

“袁公,想我大汉,近百年来,朝野乱政,黄巾造反以来,天下大乱,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如今太上皇崩而复生,除董卓,重建洛阳,整顿朝野,新政使百姓安居乐业,恢复生产,这是顺应民心之举。

袁公若能顺应大势,支持太上皇复兴汉室,定能重振袁家威名,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袁绍听了郭嘉的话,陷入了沉思,久久不语。

许久,袁绍缓缓抬起头来,目光直视曹操,神色凝重地说道:

“孟德,你且让我考虑考虑,三日后,我给你答复。”

曹操心中明白,袁绍已有几分心动,便点头说道:

“好,袁公,操静候佳音。

这几日,袁公可在兖州安心休憩,操定会尽心招待。”

袁绍等人被安排到一处宽敞舒适的府邸休息。

这几日,曹操派郭嘉等人多次前去拜访袁绍,与他畅谈天下局势和新政的诸多好处。

袁绍表面上不动声色,神色平静,但内心却在反复权衡利弊,思索着自已的出路。

三日后,袁绍再次来到曹操的府衙。

他看着曹操,神色凝重,郑重说道:

“孟德,我答应你,与你一同推行新政,为复兴汉室出力。

但我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我们各自保持势力独立,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曹操听后,心中大喜,连忙说道:

“袁公放心,只要我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复兴汉室,这些都好商量。

只是现在我也不好答应你什么,天下的未来当然还是太上皇说了算,我们都得听太上皇的。”

曹操见袁绍答应一同推行新政,心中虽有几分欣喜,但也深知此事还需太上皇定夺,当下便笑着说道:

“袁公能有此决断,实乃大汉之幸。

只是具体事宜,还需面见太上皇,由他老人家定夺。

不日我便与袁公一同前往洛阳,面圣陈情。”

袁绍微微颔首,说道:

“既如此,一切便依孟德所言。”

几日后,曹操与袁绍各自点齐兵马,踏上了前往洛阳的路途。

一路上,袁绍看着曹操麾下整齐的队伍,心中暗自思量着自已今后的路该如何走。

而曹操则与郭嘉等人不时交谈,商讨着面见太上皇时该如何进言。

终于,一行人抵达了洛阳。

洛阳城内,繁华初显,百姓们安居乐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袁绍看到这一幕,心中对太上皇的新政又多了几分认可。

曹操带着袁绍来到宫门前,递上奏章。

不多时,便有许褚、赵云两员宫卫大将前来宣召。

二人整了整衣衫,踏入宫门,径直走向北宫。

进入宫殿,只见太上皇端坐于龙椅之上,神色威严而又不失和蔼。

龙岗特战队规规矩矩的另立两旁。

曹操与袁绍连忙跪地行礼:

“臣曹操(袁绍),拜见太上皇,愿太上皇圣体安康,万岁万岁万万岁!”

佘彦飞微微抬手,说道:

“二位将军快快起身,不必多礼。”

佘彦飞收到曹操的奏章之后,很是高兴,因为冀州、幽州两地从此又收入囊中。

曹操起身,恭敬地说道:

“太上皇,臣此次带袁绍袁公前来,袁公愿与臣一同推行新政,复兴汉室。”

袁绍也连忙说道:

“太上皇,臣袁绍之前糊涂,如今已看清局势,愿为复兴汉室尽一份绵薄之力。

还望太上皇能给臣一个机会。”

佘彦飞微微点头,目光温和地看着袁绍,说道:

“袁将军能迷途知返,朕很欣慰。

只是这复兴汉室之路,任重而道远。

朕推行新政,是为了天下百姓,也是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

袁将军既愿参与,朕甚是高兴。

朕代冀州、幽州两地的百姓,感谢袁将军的深明大义。

只是,这各自势力独立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佘彦飞趁此机会先给袁绍一剂预防针,这也算是君子坦荡之举。

况且,袁绍既然来了,便是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袁绍心中一紧,忙说道:

“太上皇,臣并非想要割据一方,只是希望能保留一些自主之权,以便更好地推行新政。”

太上皇微笑着说道:

“将军不必紧张。

朕明白你的意思。

只是,这天下终归是大汉的天下,无论各方势力如何,都需以大汉的利益为重。

朕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合适的安排。

将军初来洛阳,先在城中好好休息几日,熟悉一下新政的具体内容。

待朕与诸位大臣商议之后,再做定夺。”

袁绍连忙谢恩:

“谢太上皇隆恩,臣定当听从安排。”

随后,曹操与袁绍退出北宫。

袁绍心中虽有些忐忑,但看到曹操神色镇定,心中也稍安。

接下来的几日,袁绍在洛阳城中四处走访,深入了解新政的实施情况。

他看到了农田里百姓们辛勤劳作的身影,看到了工坊中工匠们忙碌的景象,也看到了学堂里孩子们认真学习的模样。

这些景象,让他对新政的信心越来越足,也对未来的大汉充满了期待。

而曹操则与朝中大臣们频繁接触,名为了解、交流新政,实则为自已的未来打基础,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曹操当然深谙此道........


    (http://jyshuba.com/book/C0F00A-9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
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