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96章

 

沿海相比内陆,的确是苦了些,这里的田地不适合耕种谷物,只能靠海吃海。

出海的风险极大,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青壮男子丧命于大海,成了孤魂野鬼。

饶是这样,这里的百姓也没有什么怨言,只要能有口吃的,能好好活着,便觉得已经是上天保佑。

可是这赵有乾,居然把百姓们拿命换来的东西以赋税之名据为已有!置了十几座宅子养着十几个外室,还开了青楼赌庄,日子过得荒唐至极。

且他每一旬只上堂一次,对外说的是在为百姓们四处奔波,实则是在各处逍遥,连他的原配夫人和儿子都瞒着。

吴依听完墨一和墨九的回禀后气得口不择言:“果然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一屋子的男人将她望着,秦越的眼中还带上了幽怨,这的确是无妄之灾。

“有感而发,不是说你,你特别好,心怀天下,且只倾心我一人,是个好男人。”

“嗯。”秦越立即被哄好了,“这赵有乾,留不得。”

“再让他活上几天,就算是死,也要等他交待完所有的同伙,让百姓们知道他的真面目之后才能死。”

赵有乾一直派人盯着他们,报回来的消息都是他们在海边饮诗作画,下海捞鱼这样的闲事,不由笑道:“这些个商人,地位低下,便总想着能够附庸风雅以显得有身份,不过是虚荣罢了。”

衙役又说:“他们传来信儿,打算后日便走,那么多的货要抬出去,要是被那些渔民看见了,怕是会惹来一场风雨。”

“那便不要让他们看见。”赵有乾气定神闲地递出去一张告示,“就说后日有贵人到来,让他们全都避在家中,免得冲撞了。”

顿了顿,他又说:“若真有那不长眼,没有心的人跑出来看到了,该怎么做,你应该知道。”

衙役心里一惊,低下头应了句“是。”

海边就是方便,死了个人扔进去,旁人也只会当是被海浪给吞了的,不会想到别的地方去。

做成了一笔大生意,赵有乾心情极好,哼着小曲儿回了家中,体贴的夫人远远地迎上来接他,与他相依着进了房,为他更衣捏肩,没有一处不周到。

赵有乾享受这种被人放在心上好好对待的感觉,好心情到达了一个高峰,拉住夫人的手说起了甜言蜜语:“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夫人,此生能得你相伴,定是我赵家祖宗显了灵。”

赵夫人被他哄得更是止不住地笑,在用饭时对他更是照顾得精心,冷热咸淡都做了关照。

见他心情好,便提起了家中儿子的事。

“峰儿也不小了,他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子,身子也不太好,唯有头脑灵活这一个优点,老爷能否把他带在身边历练历练,将来也要做你的帮手?”

赵有乾皱起了眉,好心情被打了折扣,这样的话他最近听得很多,因为好几个与外室生的儿子都长大了,到了谋前程的年龄。

若是把每个儿子都放到衙门,总有一天会暴露出来,那时,他岂不是麻烦得很?

赵有乾不想有那样的麻烦,他好不容易在让这十几个外室互不知晓、相安无事,所以儿子们不能碰头。

“峰儿到衙门里能做什么?文书还是师爷?这些事都有人做着,总不好因为他是我的儿子就硬把别人的饭碗端了。”

赵夫人听出他的拒绝之意,幽幽地叹了口气:“不去衙门也行,老爷总得为他想条出路,谋个前程,总不能一直闲着无事可做,容易荒废。”

“你与我都是聪明人,你也说了他头脑灵活,可见他是有读书的资质的,但凡用心一些,就不至于连个秀才都考不上。你跟他说,等他考中了秀才 ,我便在衙门里为他谋一个差事。不然一介白衣,进了衙门岂不是把话柄递到旁人手中?”

赵夫人轻抚着他的臂膀安抚着他的怒气,贴心地说:“我知道老爷最是大公无私,我会转告峰儿让他争气些,定不让老爷为难。”

事情就这么解决了,赵有乾作出疲累的样子躺下了,催促着赵夫人早点歇息,灯火灭掉之时,他才于黑暗中无声地勾起嘴角,女人就是好骗,待在家里的是这样,走南闯北的也是这样。

第二天巳时,赵夫人收到一封书信,里面是香气扑鼻的信笺,只写着一个地址,以及,赵有乾的随身私印。

饶是没经历过风浪,她也立刻从这些信息里看出了端倪,一颗心砰砰地跳了起来。

陪嫁的嬷嬷一连声地安慰:“许是有那外头的小贱人捡了老爷的私印,夫人千万别多想。”

“不,老爷做事一向谨慎,私印这么重要的东西,他怎么会遗落在外面还让别人捡去?”赵夫人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右手用力地捏着陪嫁嬷嬷的手腕,“走,我们去看看。”

她不想让自己出府显得太过突兀,找人问了信纸上的方位和距离,暗中计算着时间,一整日都有些坐立不安。

而另一头,石力已经找到了码头上的阿义,把从赵大人那里进了一批海货的消息散了出去。

“义哥,我跟在老爷和夫人身边,听得真切,赵大人说那些海货所得的银子,是要拿来给百姓,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

阿义十分激动地问了银两的数目,很是激动,几千两银子的确很多,赵大人若是能给每家每户发上十来两,或是把今年的税给抵了,他们这下半年就能过些松快日子。

石力不动声色地埋着火线:“听赵大人说,他以前也卖过海货给别的人,还卖了不止一次,不知道他以前是怎么分的这些银子?”

阿义一愣,大脑出现了片刻的空白,过了好几瞬才喃喃地说:“我们,从不知道此事。赵大人也从来没有分过银子。”

“这......许是要等着过年的时候一起分。”石力又点了另一把火,“阿义哥,你之前说朝廷让你们以海货抵税,但是我听我们老爷说,是你们沿海的官员每每去京都哭穷卖惨,让陛下拨银粮救济,陛下不想你们养成衣来伸手的习惯,才说要拿海货去换,并没有增加赋税。”

说到这个地步,阿义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他将头扭向衙役们刚贴出来的告示,无声地握紧了拳头。


    (http://jyshuba.com/book/FIC0AE-29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
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