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如果您又想快点把手弩做好,又不能改变户部的办事流程,那就只能动用您的私库了。”
吴依面无表情地提醒:“工部所秦,所需银两都在这里写着,共计近万两银子,您出吗?”
别以为她不知道,秦越是个抠搜的穷皇帝,在原身的记忆里,他从来没有花过私库的银子。
以他那忧国忧民的性子,遇到事却不拿银子出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没有银子。
是个穷光蛋。
以吴依目前所知,秦越私人的产业只有一个,就是天香楼。
天香楼作为京城第一大楼,生意爆好,说日进斗金也不为过,却没有剩余的银子。
要么是进账直接进了国库,要么就是还有别的很大的开销。
秦越的表情明显变得更加不好看。
明显得连秦无忧都看了出来。
“皇兄,你若是银子不够,我和母妃可以出一些。”秦无忧转向淑太妃问,“母妃,我们能出多少银子?”
淑太妃毫不掩饰地往天上翻了个白眼:“把本宫的首饰全当了,估计能捐出个五千两吧。”
捐字用得极为灵性,秦越立刻开口拒绝了。
他转向吴白衣没好气地说:“朕不是命你改革户部制度?你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动用朕的私银?”
吴依可怜巴巴地扫过在坐的皇族,无力地抬起手指指向自己:“陛下,臣只是个五品官,户部却是大幽最重要的财政部门,您认为,我何德何能把户部制度说改就改?我又不是皇族,动动嘴皮子就能翻云覆雨。”
在座皇族第一次直观地听到非皇族之人的吐槽,面子上都有些挂不住 。
吴依把期盼的目光看向端王爷,试探着问:“端王爷,你正在户部理事,此事若有你在我身后,我定能把事情办妥。”
端王爷刚承了她的救命恩情,又不想让秦越为难,自然是满口应下。
“既如此,各位便在这纸下签字画押吧。”
按照现代流程,她让端王先写下一个“准”字,并签下名字,然后秦越也在后面写了一个准,并签下名字。
两个人的大名给了吴依极大的底气,她还不信了,有了秦越和端王的加持,户部的人还能不认账?
心情放松之下,她便觉得饿了,望着满桌子的美味佳肴直流口水。
淑太妃好笑地看着她,热情地说:“想吃就吃吧,反正吃不完也会倒掉。”
吴依便也不客气了,接过忠保递来的碗筷,快乐地干起了饭。
在她的带动下,几个大人和小孩儿又跟着吃了不少,第一次见到了光溜溜的盘子。
教完八殿下一点数学知识后,吴依求着端王跟自己一起回了户部。
“啪!”
她气势如虹地把写着两个大领导名字的纸张拍在户部支银子的人那里。
是另一位王大人,据说还是老王大人的远房弟弟。
“王大人,杜大人不在,我去宫中向陛下请示,得到了他的亲笔御批,还请王大人迅速处理,把银子支给工部。”
这位王大人盯着面前的书,头都没抬一下,伸出手晃了两下,像打发要饭的叫花子一样:“先放那儿吧,我得空了会看的。”
“此事已经耽误了好几天,我们能等,边境的将士可不能等。”
“要支银子可没那么简单,吴大人,你也知道,户部有户部的规矩,不是你想如何便能如何。”
他的官腔打得十分标准,吴依默默往旁边退后两步。
端王看着一手捧书一手喝茶的王大人,气不打一处来。
“我边境将士的性命不知被尔等闲人废了多少!!!”
王大人一惊,从椅子上弹跳起来,对着端王拱手行礼,把头低到了胸前。
“不知端王驾临,下官失仪,还请端王责罚。”
“你该罚的,又岂止失仪?”端王把手掌拍到之前那张支银子的纸上,“立刻给本王把事情办了。”
“可是,可是没有杜大人的私印,下官不能支银子出去。”
端王一把将王大人的衣襟揪住,将人隔着书案拉到面前。
“照你这样说,秦越两个人还比不上杜仲 ?我竟不知这大幽天下,竟由不得秦越说了算了?”
“不敢不敢。”王大人被他充满怒气和威严的眼睛盯上,只觉得胸闷气短,“下官这就去办,立刻就办。”
端王这才将手松开,让他有了呼吸空气的机会。
王大人颤巍巍地将书本和茶杯移到一旁,拿过那张纸又核算过一遍,清点好银票和相关字据递给吴依,让她在一本账册上写下名字,讪笑着将他们送走。
吴依拿着银票和字据高兴地比了耶,对着端王再三道谢。
“这笔银子能做出五千手弩,若是再节约些,说不定能多做出一二百。今日全靠端王,我代工部赵大人,谢过端王。”
“不必如此,这些银两都是为了我大幽将士,我身为大幽皇族,比你更希望他们能好好活着,继续保家卫国。”
两人一起走出正堂,登上去工部的马车。
马车上,端王语气凝重:“这一次能靠本王处理好事务,若下次呢?总不能次次都以强权相逼。”
“自然不能,旧的不好改变,那我们就先弄出来个新的。”
端王好奇地问:“吴大人有何打算?”
“现有的所有事务里,都已经有了陈规,几十上百年都是这般做的,要改变自然很难。但若是有了个新的事务,以往从未有过,那我们便能制定出新规。待新规的好处被所有人看到,陈规便能被改变或废除。”
“吴大人言之有理,只是户部事务已经包含千行百业,新的事务要从何处而来?”
吴依神秘一笑:“自然是从脑袋里来。”
她已经想好了,在这大幽搞一个报社出来。
先来张正经的报纸,国家的政策,朝堂上新决议出的事,都在第一时间发布出去,以最快的速度让大幽上下所有人都知道。
再来张不那么正经的报纸,高门大户的八卦,乡间轶闻,小说故事都能在上面登出,以后谁要是让她不痛快,她就在报纸上编排他们。
(http://jyshuba.com/book/FIC0AE-9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