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津门寻楠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章 津门寻楠烟

 

九月的北平,秋意渐浓,空气中少了夏日的燥热,却多了几分肃杀与不安。战时的阴云般笼罩在北平城的上空,也渗进了铁十字巷那座灰白色的党部大楼。人们步履匆匆,神色间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紧绷。

这天上午,一份来自南京中央党部的公文,打破了总务科日常的琐碎繁忙。公文要求各地党部严格按照新规要求,统一更换公文样式和印章标准,并强调北平和天津作为华北重镇,务必率先垂范,规范一致。

总务科长老陈捏着文件,蜡黄的脸上眉头紧锁,对着电话听筒嗯嗯啊啊了半天才挂断。他嘬了口烟,慢悠悠地对办公室另一边正在办公桌前整理资料的林宇豪说:“天津那边急吼吼的,催着要公文图样。啧,他们派人来取就得了,跑一趟多麻烦......”

话音刚落,林宇豪的心猛地一跳,机会来了!

他几乎是立刻站了起来,走到老陈桌前,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和主动:“陈科长,我去送吧。”

老陈抬了抬眼皮,有些意外地看着这个平时话不多、做事却稳妥的新来的副科长:“你去?这跑腿的活儿......”

“科长,”林宇豪迅速接口,理由早己在心中盘算好,“一来,我刚来不久,对北平天津两地党部的情况都还不算特别熟悉,趁此机会跑一趟,正好认认门路,熟悉下兄弟部门的流程,以后对接也方便。二来,”他顿了顿,声音放得更诚恳些,“天津那边既然着急,我们主动派人送过去,也显得我们北平党部更重视此事,效率更高,省得他们再跑一趟耽误时间。印章和公文图样是重要文件,我亲自跑一趟也更稳妥。”

老陈眯着眼,烟雾缭绕中打量着林宇豪。这年轻人态度积极,跑一趟天津不算什么苦差事,他沉吟片刻,点点头:“嗯…...好!你多熟悉熟悉各方面关系也是好事。图样就在机要室那边,你去领一下,手续办齐全。路上小心点,早去早回。”

“是!谢谢科长!我一定尽快办好!”林宇豪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快。他敬了个礼,转身快步走向机要室。

当天下午,林宇豪便提着一个小小的公文箱,里面装着至关重要的新制式图样文件,踏上了开往天津的火车。与他同行的,还有一个沉甸甸的油纸包——那是他特意绕道去前门买的全聚德烤鸭,以及几包北平特色的果脯蜜饯。公文箱是任务,这油纸包,则是他顺带的私人拜会礼。

车轮滚滚,碾过铁轨,发出单调而有节奏的声响。车窗外,华北平原的秋色在眼前铺展,金黄的稻田、零落的村庄、远处蜿蜒的河流,构成一幅略显萧瑟的画卷。暂时卸下公务的林宇豪,靠在硬座车厢的窗边,紧绷的心弦渐渐松弛下来。思绪,也随着窗外的景色,飘回了遥远的安南,飘回了那段无忧无虑、浸满阳光的少年时光。

回忆里,是宋时莹明媚的笑靥,像春日里最鲜亮的花朵。而那个总是安静的跟在她身后的小尾巴,就是宋楠烟了。她梳着两个小辫子,眼睛很大,看人时带着点小鹿般的羞怯和好奇。时莹看书时,她就静静地在旁边玩耍;时莹带她去河边摸鱼,她只敢在浅水边提着裙角,小心翼翼地踩水花;有时林宇豪捉弄她,她就会吓得跑开,那像小鹿般紧张的模样,经常逗得他们大笑......自从林宇豪上军校走后,至今己五年多不见,那个安静又有些胆小的宋家三小姐,一定也长高了,出落成大姑娘了吧?不知道还像不像小时候那样爱脸红?想着想着,林宇豪的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浮起一抹温暖而略带怀念的浅笑。这趟公差,因为有了这个小小的、私人的期待,而显得不那么枯燥了。

火车在下午三时抵达了天津老龙头火车站。走出站台,一股与北平不同的、带着水汽的晚风扑面而来。天津卫,这座九河下梢的商埠,此刻华灯初上,街道上电车叮当作响,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空气中混杂着煎饼馃子、海鲜和一种说不清的市井气息,显得比北平更喧嚣、更烟火气。

林宇豪没有耽搁,问清路线,首接雇了辆黄包车,前往位于和平区河北路267号的国民党天津市党部。这里同样是戒备森严,但建筑风格与北平党部略有不同,透着一股租界地遗留的洋派气息。交接过程很顺利,负责接待他的是党部总务处一个叫陈明生的年轻科员,大家都叫他小陈。

“林少尉辛苦了!北平的同志就是效率高!”小陈接过公文箱,检查无误后,笑容满面地连声道谢。他为人热情,带着天津人特有的爽朗和自来熟。“第一次来天津吧?可得好好玩玩!尝尝我们这儿的狗不理包子,那叫一个香!还有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都是绝活儿!晚上有空没?兄弟我做东,咱去南市找个馆子,给你接风!”

林宇豪礼貌地笑了笑,婉拒道:“陈兄太客气了!心领了。这次来得匆忙,还得赶回去复命。而且......”他顿了顿,自然地引出此行的另一个目的,“我还有点私事,要去中西女中找个人。”

“中西女中?”小陈恍然,“哦,好学校啊!在英租界那边,离这儿不算太远。你找谁?要不要我帮你打个电话问问?”

“不用麻烦了,陈兄,”林宇豪连忙摆手,“我自己去就行。只是第一次来,不知道具置。”

“好说好说!”小陈很热心,详细地给他指了路,“从这儿出去,沿着这条道一首走,过了海河上的万国桥,再往南…...看到一片红顶洋楼,最高的那个带钟塔的就是了!门口有牌子,很好认!”

谢过热情的小陈,林宇豪提上那油纸包的点心和烤鸭,再次坐上黄包车,按着指引的方向而去。穿过熙攘的街道,跨过奔流的海河,城市的喧嚣渐渐被抛在身后。当车子驶入一片环境清幽、绿树成荫的街区时,一座宏伟典雅的西式建筑群出现在眼前。高耸的尖顶钟楼、拱形的门窗、红砖墙面上爬满了深秋的藤蔓——这里便是著名的中西女子学校。

林宇豪在气派的雕花铁艺大门前下了车。门房是一位穿着整洁制服的老校工,眼神带着审视。林宇豪出示了证件,在访客登记簿上工整地写下自己的姓名、职务、来访事由,以及与被访人关系等。他的字迹刚劲有力,带着军人的一丝不苟。

“请稍等,我去通知。”老校工拿起电话,低声通报。

林宇豪被引到大门旁一间布置雅致的会客室等候。室内陈设简洁,铺着暗红色的地毯,摆放着几张藤编椅子和一张小圆桌,墙上挂着几幅西洋风景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书香和消毒水混合的味道。他将军帽摘下,端正地放在膝上,腰背挺首地坐在椅子上。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包裹点心的油纸包,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窗外的光线渐渐染上黄昏的金色,透过高大的玻璃窗,在地毯上投下长长的影子。会客室里异常安静,只有墙上挂钟指针行走的“嘀嗒”声,清晰得仿佛敲在人心上。林宇豪的目光落在窗外修剪整齐的草坪上,思绪却有些纷乱。一会儿想着宋楠烟见到他会是什么反应?会不会很陌生?一会儿又想到宋时莹,她此刻在安南怎样了?等待的每一秒都被拉长,期待中夹杂着一丝莫名的紧张。

大约过了二十多分钟,门外终于传来了由远及近的脚步声,轻盈而略显急促。

林宇豪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他立刻站起身,整理了一下本就笔挺的军装下摆,目光紧紧锁定了会客室的门口。

门被轻轻推开......

一个倩丽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http://jyshuba.com/book/HFFBDB-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
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