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浦江怒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章 浦江怒涛

 

清晨,宋时莹推开窗户,潮湿闷热的空气夹杂着煤烟味扑面而来。远处传来报童沙哑的叫卖声:“《申报》!《申报》!米价再创新高!一石白米突破西百万法币!美丰纱厂女工跳楼身亡!”这己不是新闻,而是日复一日敲击在人们心头的丧钟。法币崩溃后强行推行的金圆券,如同脱缰野马,将物价推向令人窒息的云霄。街头巷尾,面黄肌瘦的市民排着长队,只为抢购几两发霉的杂粮;衣衫褴褛的孩童在垃圾堆里翻找着任何能果腹的东西。饥饿,像一头无形的巨兽,吞噬着这座昔日繁华都市的生机。

她眉头微蹙,迅速合上窗户。自从国民党政府滥发金圆券,物价一日三涨,普通工人一个月的薪水甚至买不起一袋米。街头巷尾,饿殍渐增,暴动频发。 空气仿佛凝固着铅块,闷热潮湿中弥漫着绝望的气息。

位于法租界一栋不起眼石库门建筑的阁楼里,窗帘紧闭,只留一丝缝隙透进昏沉的天光。这里正进行着一场气氛凝重的秘密会议。煤油灯芯跳跃着,映照着几张严肃而坚毅的脸庞:杨天奇、罗勇、宋时莹,书局的地下联络员老钱,码头工会骨干老赵和电车公司的小陈。

“同志们,”杨天奇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手指重重敲在铺开的简陋地图上,一个红圈醒目地标在奉贤方向,“奉贤登陆的苏浙游击队同志,昨天遭遇了淞沪保安团的围剿,损失惨重,被迫分散突围,正千方百计试图潜入市区与我们汇合。”他眉宇间凝结着忧虑,“敌人企图掐断我们与外围武装的联系,同时,对市内工人运动的镇压也达到了疯狂的程度。”

老赵气愤的捶了一下桌子,他黝黑的脸上满是悲愤:“杨书记,闸北‘大新’纱厂昨天罢工,要求按米价折算工资,狗日的警察和特务首接开枪!当场打死打伤十多个工人兄弟!尸体都……都来不及收殓就被拖走了!”他声音哽咽,眼中布满血丝。

小陈紧握拳头,指节发白:“电车公司的兄弟也快撑不住了。薪水发下来就是一堆废纸,连一天饱饭都混不上。再这样下去,不用敌人镇压,我们自己就先饿垮了!工友们情绪像火药桶,一点就炸!”

书局的老钱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清晰和冷静:“敌人想用血腥镇压和饥饿扼杀我们的斗争,但这只会让更多工人和市民看清他们的本质。我们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将这股自发的、分散的怒火,引导成有组织、有目标的力量,避免无谓的牺牲,给敌人最有效的打击!”

罗勇点点头,他穿着一件码头工人的破旧褂子,脸上带着连日奔波的疲惫,但眼神却依旧锐利:“敌人布控严密,大规模集会极易暴露和遭镇压。我们必须改变策略,化整为零,深入群众,进行更隐蔽、更灵活的串联和动员。”他转向杨天奇,“杨书记,我建议,重点放在几个核心区域:码头、纱厂、电车公司。这些地方工人集中,矛盾尖锐,也便于我们联络从奉贤突围进来的同志。”

宋时莹思索片刻,道:“我有个想法。最近文教局要编印一批‘民生教育’手册,我们可以借机印刷一批传单散发出去,更多的唤醒民众意识,揭露国民党镇压工人的抗议活动,掩盖官僚资本操控市场、滥发纸币导致民不聊生的事实真相。”

“好!”杨天奇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工人运动结合宣传活动,这样能够更多的唤醒被蒙蔽的人,但是务必要万分小心。”他环视众人,语气凝重,“同志们,形势空前严峻,敌人像疯狗一样。我们每一步都如履薄冰。记住:保存自己,才能更好地打击敌人!散会!”

三天后,宋时莹抱着一叠编校好的教材清样,走出文教局略显陈旧的大楼。初夏的阳光有些刺眼,她下意识地抬手遮挡。就在放下手臂的瞬间,眼角的余光敏锐地捕捉到街角两个身影——头戴鸭舌帽,穿着不合时宜的深色长衫,看似漫不经心地在翻看报纸,但目光却时不时地瞟向文教局门口。

被盯上了?!

宋时莹的心猛地一沉,一股寒气从脚底升起。闸北惨案后,特务像蝗虫一样遍布大街小巷。她表面上不露声色,依然步履从容,脑子里快速的思考着这几天自己的行动轨迹,难道是哪里出了漏洞?她抱着清样,没有首接回宿舍,而是进了街对面一个人流比较多的“霞飞”书店。

书店里光线柔和,书香弥漫。宋时莹一边假装看书,一边向外观察。那两个戴鸭舌帽的便衣特务并没有跟上来,难道文教局另有他们要跟踪的人?


    (http://jyshuba.com/book/HFFBDB-5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
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