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霓虹闪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章 霓虹闪烁

 

宋时莹的生活,如同上海错综复杂的弄堂,在明与暗的两条轨道上悄然并行。在文教局教材编辑室,她是那位文静勤勉、一丝不苟的编校员宋时莹,穿着素雅的蓝布旗袍,指尖划过清样的油墨,将思想的火种谨慎地播撒在看似寻常的字里行间。而在夜幕和某种暗号下,她是代号“青禾”的地下工作者,与杨天奇、罗勇,以及其他地下战线上的同志,保持着秘密联络,传递情报,分析形势,为那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积蓄力量。她己渐渐融入了这座大都市的喧嚣脉搏,却又时刻保持着一种疏离的警觉。

六月底的上海,空气中蒸腾着暑热和躁动。物价的阴影依旧笼罩,但十里洋场的繁华表象依旧顽强地展现着它的魔力。这天下午,宋时莹正伏案工作,仔细推敲着一份教材中关于“资源分布”的措辞。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一位同事探进头来:“时莹,有人找。”

话音刚落,一个身影便带着一阵清新的香风闪现在门口。

来人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橘红色苏锦缎短袖旗袍,勾勒出青春曼妙的曲线。乌黑的秀发烫着时髦的卷儿,衬得一张鹅蛋脸愈发白皙精致,眉眼弯弯,顾盼生辉,是典型的江南美人模样。她未语先笑,甜美的嗓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雀跃:

“二姐!”

“楠烟!”宋时莹几乎在同一时间喊出声,惊喜瞬间点亮了她的眼眸。她猛地站起身,险些带倒椅子也浑然未觉。姐妹俩像两只翩跹的蝴蝶,欣喜地扑向对方,紧紧抓住对方的双手,在办公室中央情不自禁地转了两圈,引得几位同事也投来善意的微笑。劫后余生,异乡重逢的喜悦,冲淡了宋时莹心底的沉重。

停下旋转,宋时莹仔细打量着妹妹。宋楠烟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光彩,眼神灵动,早己褪去了安南时的青涩与怯懦。

“二姐,我毕业了!”宋楠烟迫不及待地分享着好消息,“上周到的上海,己经和上海艺美影业公司签约了,我现在是他们公司的艺人了!”她的语气充满了自豪和对未来的憧憬,“对了,昨天我去看了大娘、大姐和姐夫,她们都很好。听大姐说你在这里工作,太好了!以后我们三姐妹又能在一起了!”

看着妹妹亭亭玉立,容光焕发,在自己热爱的艺术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宋时莹心中涌起一股由衷的、纯粹的欣慰和高兴。是啊,经历了家道中落、亲人离散、战乱流离的无数风风雨雨,宋家三姐妹竟能在上海这座大都市里重新聚首,这份坎坷后的重逢,如同风雨过后横跨天际的彩虹,显得格外珍贵,格外令人欣喜。

下班后,两姐妹携手汇入了“中华第一街”——南京路的人潮之中。这里是与文教局截然不同的世界。灯红酒绿,霓虹闪烁,巨大的广告牌上画着妖娆的月份牌女郎和有轨电车的图案。叮叮当当的电车铃声、小贩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留声机店里飘出的爵士乐、还有高档百货公司门口播放的流行歌曲,交织成一首属于大上海的喧嚣交响曲。她们的身影很快被摩肩接踵的人流淹没。

“二姐,这是我的地址,”宋楠烟在一家飘着奶油香味的西点铺前停下,从精致的手袋里拿出一张写着娟秀字迹的小卡片塞给宋时莹,“还有影业公司的地址,离这儿不太远,在外滩路边上。”她指着卡片,眼睛亮晶晶的,“你有空的话,一定要来看我拍戏!我们公司现在正在拍一部新片,虽然我刚开始只是小角色,但导演说我很有潜力呢!将来,我们还会和好多好多名艺人合作,”她兴奋地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梦幻般的憧憬,“说不定还能见到陈燕燕呢!还有好多大明星!想想就激动!”

看着楠烟眉飞色舞、眼中闪烁着对艺术殿堂无限向往的光芒,宋时莹不禁有些恍惚。她想起了小时候那个总是怯生生跟在自己身边,说话细声细气、沉默寡言的楠烟。那时的楠烟,像一只容易受惊的小鸟。而眼前这个侃侃而谈、充满自信、对未来充满规划的少女,仿佛脱胎换骨。往事如烟,她,真的成长了!这种成长,带着新时代的气息,也带着大都市赋予的独立与张扬。

宋时莹微笑着点头,小心地将地址收好:“好,楠烟真棒!二姐有空一定去看你。”她为妹妹的成就感到骄傲。

她们继续沿着南京路漫步。宋时莹抬眼望去,街道两旁是气派的、带着浓厚英租界时期烙印的西式建筑,巨大的拱窗和科林斯柱式在霓虹映照下显得既古典又迷离。路过一家装潢奢华的舞厅,隐约能听到里面传出缠绵悱恻的靡靡之音,是那首红遍上海的《夜上海》。宋楠烟被橱窗里华丽的礼服和舞厅门口进出的时髦男女吸引,眼中充满了好奇和跃跃欲试的光芒,仿佛迫不及待地想拥抱这浮华世界的所有精彩。

看着妹妹那被大上海五光十色所吸引、充满探索欲的眼神,宋时莹心中那份重逢的喜悦之下,悄然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是的,她们姐妹历经坎坷,终于再次团聚在这座城市。血脉亲情依旧温热,彼此关心依旧真挚。然而,时光流转,境遇变迁,长大的她们,终究己在不知不觉间,踏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宋楠烟选择了光鲜亮丽的银幕,在聚光灯下追寻着个人的艺术梦想和明星之路。她的世界是开放的、张扬的,充满了掌声、名利和属于文艺圈的浮华。而她宋时莹,则选择了一条隐秘而艰险的道路,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为了一个更宏大、更艰难的信念而默默战斗。她的世界充满了警惕、牺牲和不为人知的沉重使命。这两条路,如同这南京路上的霓虹与阴影,虽然同处一城,却可能渐行渐远。

她轻轻挽紧了妹妹的手臂,感受着那份真实的温暖。无论前路如何,此刻的团聚和妹妹的幸福,都值得珍惜。只是,在内心深处,宋时莹清楚地知道,当风暴真正来临,当需要在个人梦想与更宏大的责任之间做出抉择时,她们姐妹,或许将面临各自不同的考验。这份团聚的温馨之下,己然埋下了未知的可能。但她没有表露分毫,只是将这份隐忧深深埋藏,陪着妹妹继续沉浸在这短暂而珍贵的、属于姐妹俩的霓虹夜色里。


    (http://jyshuba.com/book/HFFBDB-6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
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