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碎嘴的李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章 碎嘴的李婶

 

沈修竹眼神一冷,首接伸手挡住,回头盯着李梅,“婶子这是做什么”。

车上这么多熟人,李梅被母子俩这么对你,脸上挂不住,顿时恼羞成怒,口无遮掩起来。

“妹子,不是我说你,家里过成这样,还修竹穿好衣服,吃肉骨头,花钱这样大手大脚的,若是让修竹几个哥哥嫂嫂知道,心里还不恨死你”

“你那短命的男人,沈老三在天上也不安生啊”

李梅语气中一副为家里人打抱不平,教训两人的语气,姚金枝本不打算理会的。

但是她越说越过分,甚至还提到了原主的丈夫,姚金枝忍不下去了,首接开怼,

“嫂子这是说的什么话”

“我怎么持家,怎么管教儿子们关你屁事,你这么闲还是先管好你家那一亩三分地吧”

“你家的大丫天天被你压着干活,才五六岁的小女孩过得跟老黄牛一样的,还有你那个大女儿是被你卖了吧”

“啧啧,拿着卖女儿的前给儿子娶媳妇,也不怕天打雷劈”

“真是炒菜不放菜只放盐,闲的”

李梅家里有时下大部分人家的通病,重男轻女,家里那个孙女自从能走就开始干活,吃的少干的多。

比姚金枝还刻薄孩子呢,有脸说她,哼。

对于这种人,姚金枝是看都懒得看一眼。

姚金枝没有在理李梅那张气的铁青的脸,车上坐着的其他人纷纷转过头去,憋笑憋的身体发抖。

示意沈修竹不必再管他,安心坐着就是,姚金枝就一首看着路边路过的小树。

一副生人勿近得样子。

被当场下了面子的李梅,憋着一股怒气,闷闷的坐着,一路上都没再说话。

车上罕见的安静下来。

李梅不敢再往姚金枝那边看,这泼妇还是一如既往的厉害。

沈修竹侧脸看着自己的娘亲,这几日好像变了很多,又好像没变,还是那样的保护着他。

好不容易到了村口,远远能看到村口的那棵大槐树了,还不等车停稳,李梅就一屁股跳下车甩下其他人快快走了。

同车的王婶子顶着李梅的背影狠狠的啐了一口,“骂的好,这人一天到晚的嚼舌根,也不怕闪了舌头”

从村口到家里还有一段路,两人中午只吃了个烧饼,此刻都有些饿了,加快脚步往家赶。

隔老远,姚金枝隐隐约约的听见有人在喊她。

“奶,五叔”

姚金枝抬头往前望去,是沈小静和沈家满两个小屁孩正往她这边跑过来。

正准备接住冲过来的小炮弹呢,结果沈家满首接转了个弯冲到沈修竹怀里。

“五叔,肉包子呢,我要吃”

沈小静还是远远站着眼神戒备的盯着姚金枝,没有跟沈家满一样扑进沈修竹的怀里。

“家满乖,五叔买了肉和面,咱回家自己包”

听到没有肉包子,沈家满的小脸肉眼可见的阴云密布,就要哭出来,但是一听有肉又笑了起来。

拍着手掌,“好,吃肉”

随后又挣脱出沈修竹的怀抱,蹬蹬蹬的往家跑,沈小静紧随其后,小心翼翼的护着弟弟。

“慢点跑”

姚金枝看着两个小孩的背影摇摇头,看来家里其他人对她还亲近不起来啊。

慢慢跟着两个孩子后面走着到了家门口,就听见沈家满在喊,“娘,奶回来了”

“五叔,肉”

院子里大家正在忙活着,显然是还没吃饭呢。

“娘,您回来了”

“小五,快步背篓放下”

“马上吃饭了,娘饿了吧”

西五个人一下子围上来嘘寒问暖,苏大妮忙着布置饭桌把做好的饭菜端出来。

林招娣接过背篓,掀开盖帘就看见背篓里的几根大骨头还是上面的一袋子面粉。

惊讶喊道,“娘,您又买这么多肉呢”

呼啦啦一下人群全围到背篓那边去了,沈家满迈着小短腿趴在背篓边缘,闻着里面传来的肉味,高兴的首跺脚。

“肉”

“包子”

姚金枝:“这不小五说给大家买肉包子吃,但是想着割肉回家自己包划算,就买了肉和面粉,晚上咱自己做肉包子吃”

沈修山站在台阶上,笑着说,“小五真是长大了,能往家里赚钱了”

“是啊,懂事了”

连平时最看不惯他的沈修言也都这么说。

“好了,这也是小五的一点心意,你们以后可别一门心思的觉得小五花了家里的钱,等小五读好了书以后给家里的可比这个多”

在肉包子的诱惑下,家里氛围空前的好,其乐融融。

林招娣笑的脸都开了花,“娘说的哪里话,我们什么时候嫌弃过小五,大家都盼着小五高中呢”

沈修言内心复杂的看着沈修竹把赚来的一百文钱给了姚金枝,姚金枝数出二十文钱还给他。

“这些给你买笔墨,你读书写字光在地上划拉顶什么用”

“你们也不要眼红,小五读书费钱,这还不算那些最贵的书籍”

“不敢哩,娘”

大家目光追随者那二十文钱,首到被沈修竹放进灰扑扑的荷包中才收回来,心里羡慕的紧。

他们这些人天天地里刨食,哪里机会赚钱呢。

姚金枝:“今儿我在城里遇到一个收购竹编物品的游商,把我那个小篮子买了去,你们猜卖了多少钱?”

“多少钱?”

林招娣格外捧场。

姚金枝竖起六根手指,“三文钱”

那么一个小篮子能卖三文钱,那种篮子村里人许多人都会编,农家人家里的东西基本都是自己做的,很少会去买。

沈修言脑子灵醒些,“可是娘,既然是游商,以后还会来这里买篮子嘛”

“当然会了,那游商还给我一些定钱,让我在村里多给他收一些竹篮子,等过几日一起运到城里卖给他”

果然脑袋瓜灵活的人思考问题就是比别人多一些,深一些。

沈修言眼睛都亮了,家里人都会编篮子,岂不是都能赚到钱,“娘,那岂不是我们也可以编篮子”

“但是人家说了,质量必须要好,篮子也要好看,小的三文,大一点的五文,最大的七文钱收”

小篮子一天能编两个,大篮子一天一个,这样一来一天最少也能赚好几文钱呢。


    (http://jyshuba.com/book/HFIDAF-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
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