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购买书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6章 购买书籍

 

若不是没办法卖到店铺里去,姚金枝高低把所有积分都换成价格更贵的红糖卖出去。

有了这单生意的成功,姚金枝依法炮制专门挑大户人家的角门附件徘徊,这个时候正是各家各户的管事出门采买东西。

到还真让她又碰上了几个,不过购买的分量没有第一家的多,但也卖出了几十斤红糖。

回去的路上还碰见几家小门小户的人,半斤,一斤的也卖出去十几斤红糖。

站在这片富人区前头的街道上往回看去,不禁感慨,“不愧是有钱人居住的地方,”花钱就是大方,尤其是那些丫头婆子,手里的钱好像不是钱是木头块一样的。

十几斤红糖说买就买,眼都不眨的。

果然不是自己的钱不心疼。

剩下的积分就够兑换一匹布了,姚金枝背着最后一匹布去秦记布庄换了银子。

秦兰怡叹息着拉着姚金枝的手,“婶子,怎么今就只有一匹布”

这不是没积分换了嘛。

姚金枝略带歉意的笑笑,“秦掌柜生意兴隆,之前的布都卖出了?”

正值春夏交替的时节,大户人家会给家里的管事婆子,丫头小厮裁剪衣裳,除了下等丫鬟小厮穿的是麻布,有头有脸的婆子管事都是要穿棉布的。

更有甚者,穿绢布绸缎的也不在少数呢。

姚金枝假装惊叹道,“有钱人家竟这么大方,连下人都穿这么好”

可不是嘛,所以秦兰怡这几日格外想看见姚金枝,就是想拿下这些大户人家的单子。

偏偏今日只有一匹布,连姚金枝都心疼的捶头顿足,“哎哟,早知道我就叫家里人多收些布了”

看来这次回去还要往山里走一趟,看看能不能再找到些值钱的草药。

姚金枝紧紧握住秦兰怡的手,“秦掌柜放心,我回家就叫人赶紧找,两日后一定多给您送些来,您看来的急不”

这话算是说到秦兰怡的心坎上了,“来得及,两日不够五日都行,我先把单子拿到手里再说”

她在县城经营这么多年,这点时间还是能拖延的。

布匹的销路有了着落,秦掌柜又不问东西的来路,又免了自己走来走去费口舌的叫卖。

姚金枝打定主意要多找点东西兑换积分。

想到这迫不及待的就要回家。

哦,对了!

回家前要先去采买物资。

赚钱不就是为了吃嘛。

走在市场中间的路上,两边街道除了卖菜的小贩,还有卖鸡,卖鸭,卖鹅,甚至卖兔子的摊位。

在一个卖鸭子的摊位前驻足,“要不要买只鸭子回去吃”,想到魔芋烧鸭子这道菜,口水就禁不住的流。

小摊贩:“婶子,来只鸭子不,一只鸭子足足有五斤重,三百文一只,尽量足足的”

三百文?

抢钱啊,一只鸭子这么贵,三百文够买十几斤肉了

买鸭子不太划算,现在手里的钱还不太多,还是先省一点,下次换了钱再买好了。

这次不买肥肉了,买点瘦肉和大棒骨就成,最后再给孩子们买点饴糖,照例在背篓里放几斤小米,大米,面粉。

当做是自己买的,回家好改善生活。

背着沉甸甸的背篓往城门口走去,沿路买上几个自己喜欢的包子烧饼什么的,一路走一路吃。

等到了城门口的时候还不见沈修竹的身影,就找了个靠近城门口的茶摊,花上两文钱要了壶粗茶慢慢喝着。

此时的沈修竹一脸纠结的看着面前的两本书,一本《史记》,一本游记。

史记一套全书十几本,以沈修竹手里的钱根本买不起,但是史记中所记录的内容涵盖了从上古传说到汉武帝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

对他学习理解西书五经和考试有重大的助益。

而另一本游记是本朝太子太傅几年来游历名山大川,对沿途风土人情,所看所感而写作的书。

其中蕴含的风土人情和政治观念看法独树一帜,反映了本朝国家治理成果的方方面面,正经论起来他更喜欢这本游记。

斟酌了许久,沈修竹还是选了那本游记,恋恋不舍的放下史记,暗想,“下次赚钱了一定把这套书带回家”。

魏孝林看他在这两本书中间摇摆半天最终选了一本看起来不像是正经书的游记,好心劝他,“要不换一本”

“不了,等下次吧”

“虽然才看了几页,这本游记写的内容全是本朝各地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甚至还有对各地官员治理地方的点评看法,我觉得这更适合此时的我”

客人坚持,魏孝林也就随他去了,只不过悄悄给他打了个折,“一共一两八钱”

加上抄书挣的,沈修竹身上还有三百多文钱,“掌柜的,这次有什么书可以抄”

魏孝林拿出在就准备好的《诗经》,

“这次就抄这本吧,字数太多,一个月内给我就行,工钱一两银子”

一本诗经三百多首诗,一个月时间炒完一本,时间很紧张,但是给的工钱实在是丰厚,一两银子在大河村足够一家人过半年的。

这样看来光是上午抄书根本来不及,但是下午要下地,等会买点灯油晚上赶一赶工好了。

打定主意,沈修竹不露声色道,“多谢掌柜的”

魏孝林把抄书的纸张连同他买的两本书用油纸小心包好,“若是两个月抄不完就来跟我说一声,可以酌情给你延几天”

别人在这可是没有这个待遇的,要不是因为欣赏沈修竹,才不会给他这个特权。

但沈修竹不是那种蹬鼻子上脸的人,“我一定会在时间内抄完的,掌柜的放心”

到了卖东西的杂货铺,店铺小伙计一眼看出沈修竹是读书人,看他眼神一首在白蜡烛上徘徊。

小伙计热情的拿起一根白蜡烛,“这位小少爷,是买蜡烛吧,您看这蜡烛颜色洁白,夜晚燃起一根就跟白日没什么区别,来一根?”

一根一两的白蜡烛要八文钱,一斤就是八十文,而旁边的灯油要便宜一半,虽然点燃后光线没有蜡烛明亮,而且蜡烛没有灯油耐烧。


    (http://jyshuba.com/book/HFIDAF-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
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