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能模仿的只有样貌,味道是难以复刻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章 能模仿的只有样貌,味道是难以复刻的

 

“阿姊,我想吃糖葫芦!”

应诚诚脆生生地喊道,肉乎乎的小手指着不远处的小摊贩,两只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应不染,小幅度地眯了下,在应不染看在更像是为了一口糖葫芦,平日里求他卖萌都舍不得招数都用上了。

应不染摊手,谁叫这是自家弟弟呢,怎么办呢,宠着呗。

揉了揉应诚诚的脑袋,从钱袋里拿出西文钱递给诚哥儿,嘱咐道:“帮欢儿也买一串带回去,回去的时候记得看路,阿姊等会要去同人做一笔交易,注意安全。”

尘哥儿点头,兴高采烈地攥紧手中的钱,蹦蹦跳跳地像只兔子,朝冰糖葫芦蹦跶去。

望着诚哥儿的背影,她心中某个地方不知为何暖暖的,收回视线,朝着此行的目的地州桥石磨坊走去。

时至今日,她才切身体会到,独属于这个朝代的浪漫,是大宋的夏天。

这儿的夏天不比现代,没有空调外机的呼呼声,取而代之的是扇动扇子的‘沙沙’声。

来往的行人,不论男女老少,手持的不是精美的团扇,又或是蒲葵扇,总而言之,在这炎炎夏日,大宋人一把扇子就够了,望而远之,好不惬意。

没有片刻,她在石磨坊的门前停下,敲了敲门,在原地候着。

期间,不免回忆起,卖凉皮那天,钱花花地流进自己的荷包。

转念一想,她心底却是一番激动,初次的摆摊尝试,到如今的稳定,哪一样不是在告诉自己,纵使碰壁失败,可只要坚持,努力才会是有回报的。

等候的同时,脑海里又冒出昨日应松云同自己说的话,难免不会深思多想。

每当有一款新颖的产品出现,随着它的火热程度,忌讳的是同行的跟风模仿,你的独创,吃了那一时的热度,到后来的仿品出现,属于的毛利自然而然就降下来,面对是同样的产品,对方的品控如何先不论,但价格比你的便宜,选择哪一种,答案可想而知。

想到这里,那一晚,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就是餐饮人的顾虑。

于是就有了今日在石磨坊的这一幕,她站在门口耐心等待,顶着烈日,听着吆喝声,享受一阵又一阵的风,为的就是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

如果有人模仿复刻,那就创新,不局限于眼前,要具备好高骛远的前瞻性。

“应小姐,久等了。”

开门的是一个老翁,满脸的细纹、发白的鬓角以及那佝偻的背,足以见得上了年纪,他领着应不染进门,入目是好几个石磨,浓郁的豆香溜进鼻腔,她眼前一亮,看在这个地方没有来错。

不愧于州桥第一的名号。

老翁邀她到大厅详谈,知晓应不染的来意后,先是摆出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再者又开始应付她,端起商人的架子,同她交涉,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和酬劳方面,一次比一次过分。

纵使他人能忍,但她不能。

应不染本就是抱着合作态度来的,不提在门口被人无故晾那么长时间,看在他一个长辈的面上,她觉得情有可原。

任人宰割,她才不是小绵羊。

今日出门定是没有看黄历,怎会这么背。

从石磨坊出来后,应不染又陷入先前的情绪,开始胡思乱想。

热闹的州桥,有的人欢喜,有的人忧愁,然她正是这其中之一。

撇开这些,她猛然抬头,阳光刺眼,树影虚拢着,灵光乍现,既然这条路行不通,那就换一条路。

大哥说的不可控因素,现今不是还没有出现,趁着这段时间,应当是牢牢抓住客流量,把自己的口碑建立起来,往后发展才有了一个奠基。

说时迟那时快,应不染没在街上逗留,首奔茶馆。

推开门,回到小厨房翻找一番,敲着木盆,在小院子里准备开大会。

众人循声赶来,放下手中的活。

诚哥儿和欢儿自觉拿着小板凳,坐在一边,大哥切了一盆水果放在俩小孩跟前,站在一旁。

于是便有了一场不算特别严肃的会议。

她一边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应对方案,一边被俩小只吃水果的模样吸引,突然一阵咳嗽,她回过神,唉呀妈呀,太可爱了,尤其是欢儿那腮帮子鼓嘟嘟就像只小仓鼠。

抬眸对上大哥提醒的视线,战战兢兢地掩饰一番,随即淡定开口:“要是真的是被咱们对家复刻出来,咱们就进行创新,研发新菜品,正如爹以前老念叨的‘能模仿的只有样貌,味道是难以复刻的’,咱就是说,只要用心,就不怕没有食客来吃!”

说完,她鼓掌,眼睛一瞅,诚哥儿立即反应过来,拍起小手,很快小院里充斥着欢笑声和掌声。

……

自那夜吃完庄朗带来的凉皮后,李今尘的梦里总能出现当初救他的那位女子。

些许是因为好奇,可人一旦好奇起来,难免会挂念,放在心里。

又是一个朗朗晴日,在六扇门值班时,庄朗提着食盒来送午膳,同他分享着州桥最近发生的事情。

其中不乏有小到哪家小孩又蹲在墙角玩蚂蚁,大的却寥寥无几,不过有一件事却勾起了他的兴趣。

庄朗坐在软榻上,喝着茶,分享道:“尘哥儿,这件事保准你感兴趣。”

他先是卖了关子,勾起李今尘的兴趣,却迟迟不开口,仍是等到李今尘快要不耐烦时,才悠悠开口:“听人说,桥南如意茶馆当今的老板正是老应头的女儿,我就说嘛,这味道可不比那礼膳斋好吃万倍。”

如意茶馆,老应头的女儿。

这几个词不断敲击他的脑海,一根弦绷紧,先前的困惑在此一并有了答案。

李今尘敛眸含笑,连带着身旁一首说个不停的庄朗都顺眼了许多。

不知为何,庄朗见到笑着的尘哥儿,这般意外,总感觉要发生不得了的事。

他弹了一下庄朗的脑门,说道:“走,今个晚膳就去桥南的如意茶馆!”

庄朗撂下茶杯,跟上李今尘的步伐。

一阵风猝不及防地窜进李今尘的公案,调皮地吹,翻动几页,那是一份案宗。

上面的字要是被应不染看见,一定不陌生——

那是别有用心之人想要隐藏的命案,是应家两口人的惨案,是有人借此事攀附权贵的登云梯。

至于这份案宗为何会在李今尘手中,不得不提起他同余下九的针锋相对了。

晚霞被晕染成紫,李今尘走在前头,庄朗迈着小碎步跟着,和风阵阵,柳絮飞扬,三色堇开的那样艳,思绪将他拉回到那年六扇门的考核。


    (http://jyshuba.com/book/HFJB0H-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
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