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脆皮炸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章 脆皮炸鸡

 

繁忙的琐事压得李今尘抽不开身,这几日就差把床搬到六扇门。

又到了午膳,他没抬头,就知道庄朗那个大喇叭又在外头同那些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你看,话将要收尾,庄朗跨过门槛,拎着食盒,不过今日的菜品,不是李府做的,而是他老早去如意茶馆买的凉皮。

不说别的,只是他对于那日用晚膳的场景纯属好奇,接二连三去了好多道,仍是没什么收获,要怪就怪这两人嘴都捂得太严实了。

如此看来,尘哥儿和应小娘子,一定存在猫腻,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

“尘哥儿,”庄朗脆脆生生喊李今尘,提了提食盒,眼神示意,“我同你说,应小娘这几日又又又在研制新菜品了,也不知道是啥子?”

他一个急刹车,没了下文,打开食盒,拿出凉皮,摆放碗筷后,示意尘哥儿可以享用了。

李今尘见他言犹未尽,撇开话题,那是一个心急。

实则,庄朗心里面狂喜,全然是逗尘哥儿的乐趣,属实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见到尘哥儿心急如焚的一幕,罕见啊!

眼见着,自己实在是憋不下去了,噗地笑出声,随即在李今尘微冷神色里,弯起唇角:“尘哥儿,你着急了。”

李今尘听到这话,像似被戳中心事,心虚感窜进西肢百骸,干咳一声,挑眉示意废话别那么多,赶紧说。

随着他开口,李今尘的脑海里,不由地浮现出应不染忙碌的身影。

……

翌日晌午,如意茶馆热热闹闹的满是嬉笑声。

今个,应诚诚起的老早,收拾完自己,穿好小鞋乖乖坐在应不染厢房前,掰着手指头,边数边等阿姊。

她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应诚诚手拿一根小木棍,在台阶画地为牢挡住蚂蚁的去路,小脸上挂着笑,乐呵呵的。

在应不染看来,这一抹笑,是她为数不多想要守护的东西。

人这一生跌宕起伏、大起大落,最后所拥有的东西凤毛麟角、屈指可数,唯有珍惜。

这一幕在她看来属实有趣,哭笑不得抱起坐在台阶上的应诚诚,她好奇问道:“ 诚哥儿,这一大早的来阿姊屋前坐着干啥呢?饿了?还是?”

应诚诚肉嘟嘟的小手在布衣上擦了擦,紧接着同应不染解释道:“我想要阿姊抱抱,但又怕吵醒阿姊,就在门口等着阿姊起来。”

说罢,他还眨了一下眼睛。

应不染蹲下抱起诚哥儿,朝着小厨房的方向走去,路过招待食客的前院,角落处,不久前移植的榕树纷纷有了生气。

这段时间她对茶馆的发展心里也有了底,知道了极限在哪儿,因而也在众多因素里一一排除,确定了往后的发展方向。

加之,前世做餐饮时,她心里一首就孕有一个众叛亲离的点子,没经得起推敲,被老汉和老妈一口否决,只得到他们一句衷心地告诫:“做餐饮这一行,一心一意,万不可一心二用。”

今时不同往日,她人可是在大宋,大不了就把这一次的尝试当做积攒教训,应不染面对父母亲的教诲,总是在心里面嘀咕,老一辈的思想总是过于保守。

应不染结合这段时间的观察和实践,愈发觉得自己的想法在大宋完完全全可以行得通。没等捂热就把这个大胆的想法同应松云阐述,果不其然,大哥他也是支持自己的。

大宋人一天的生活,可谓是分外规律。没有像现代人那般,不是九九六就是加班,不是早午饭应付,就是匆匆敷衍。他们全然都有一套流程,这个点该做什么,那个点该干什么,总而言之,生病在大宋算是少见的了。

说到吃的方面,应不染顿时来了兴致,根据石兴、苗大婶他们所说的来看,这儿的人大多是以季节为主,比方说春吃春饼、夏吃瓜齑、秋吃蟹酿橙、冬吃羊肉汤,真的是应了那句,自然之道生生不息。

有了这一手资料,应不染重振茶馆的方案,又多了一项不可或缺的要素——

时令,至时选取,融于季节,又归于季节。

她定要成为大宋第一家顺应‘时令’的茶馆。

来到小厨房,放下诚哥儿。

她系上围裙,洗手,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鸡腿,改刀放入盆中,依次加入盐、姜、葱、花椒进行腌制去腥,静置一刻钟之后,生火烧油。

自茶馆重新开业以来,应不染一首被一个难题给困扰,这里油的净含量不比现代那般纯净,早在她那时候用来熬制辣椒油就可以得知,想起那日第一锅辣椒黑乎乎的样子,不免有些尴尬,她设想过食材等多方面,唯独没有考虑油会出错。

至于应不染为何能发现油的问题,这还是多亏了,庄朗那日带着李今尘来吃凉皮,顺嘴说的一句话。

“应小娘子,您家这油怎么有些腻且还黏糊?”

应不染听后,把庄朗的话,记了下来,打烊后,回到小厨房,她一一排除,果不其然,真的是油出了问题。

思绪被啪滋啪滋的声响拉回,应不染将腌制好的鸡腿,在盛有面粉的碗里滚上一圈,鸡腿挂上鳞片,轻轻一抖,都去多余的面粉,轻放至油里,顿时发出滋滋声,她看着锅里冒起小泡泡,炸了一会儿才为鸡腿翻面,换一面炸。

如此反复,待至所有鸡腿炸到两面金黄,全部捞出摆盘。

一份大宋版本的脆皮炸鸡就制作好了,先不说外皮酥脆金黄,那可得好好说说里面的鲜嫩多汁,咬上一口,鲜甜的汁水冲击味蕾,虽然不及当代的肯爷爷和麦当当,但味道也是好吃的。

应诚诚接过鸡腿,先是小心翼翼尝试,随即,汁水在口腔里爆开的那一刻,狼吞虎咽起来。

她的眼里盛着诚哥儿的模样,心咯噔一下,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她自小在祖父身边长大,祖父对自己的疼爱不比父亲母亲少,换句话来说,甚至是他们的百倍。

祖父对自己也是有求必应,将自己所认为好的东西,尽数拿给自己,只要是她随口一句想吃的东西,隔天祖父准能制作出来,那时候的她,算得上是无忧无虑,是在爱里长大的小孩。

可眼前的应诚诚却不是,他和欢儿自小失去了父母,在伯父身边长大,虽然不缺吃不缺穿,那儿终究不是自己的家。

所以,他们俩小只,才会在那日接他们回来感到分外开心。

对于他们而言,伯父伯母是家人,但唯有阿姊才是同他们血脉相交的人。

她唇角浮现一抹笑,揉了揉应诚诚的头,柔声:“诚哥儿慢点吃,还有很多的,去喊欢儿过来一块吃,行不?”

应诚诚拿着没啃完的鸡腿,一溜烟地跑去找欢儿过来吃鸡腿。

应不染唇角的那抹笑,笑的更为热烈,暗暗发誓,她要加倍加倍地好好照顾诚哥儿、欢儿和她的家人。


    (http://jyshuba.com/book/HFJB0H-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
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