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若回到小镇后,正在收拾展览文件的某个清晨,手指翻过一本厚厚的留言册,拿过册子、书面往下,忽然滑出一张折得皱巴巴的浅蓝色信纸。
字迹歪歪扭扭,像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写的:
「姐姐,我有一封信写给我妈妈,但我不知道怎么让她听见,因为她己经听不到了...
妳可以帮我念给她听吗?」
暮容若握着那张纸,沉默了很久、很久。
最后,她没有首接回信,而是决定在社群上上,写一封公开信,一封——没有特定收件人的信。
她给它取名叫:《给听不见的人》。
—
「你好啊,我不知道你会不会读到这封信
但我知道,你也许曾像我一样,在夜里偷偷说话给一个不会回应的人听。
我想告诉你,我懂你的感受。」
「你说你想写信给妈妈,虽然她听不到了,但我相信,文字是会飘进心里的东西,只要你写,她就会知道。」
「我也曾经写过很多信,写给那些不会回我的人。
有人离开了,有人还在身边却听不见我说的话。
而有一个人,他什么都听见了,却选择沉默回应。」
「那时我以为我很讨厌他,因为他总在我最需要的时候找不到人。
但后来我才发现,有些人不是不在意,他们只是怕自己的靠近会让我们更难过和伤心。」
「你知道吗,也许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人,他来自一个很高、很远、很刺眼的地方。
你以为他什么都不缺,但其实他不懂怎么靠近一个充满伤口的人,他只会默默为你挡住光,让你安心说话。」
「我遇过这样的人,他总是晚一步,话也不多。
但他让我知道,有些人存在过,就足以改变我们的轨道。」
「所以啊,孩子,请你继续写信。
不管妈妈能不能听见,不管她在不在身边。
你写的每一个字,都在为你自己点一盏灯。」
信的最后,她附上了一幅插图,是孩子的手放在信纸上,另一只手是大人轻轻覆上去的样子。
铅笔线条柔软又细致,每一笔都像她心里真正的触碰在读者的心弦上。
她把信传到社群的首页,没宣传、也没转发,只是贴上去,放着。
等着那些有需要的人,自己找到。
—
凌晨两点,雨又开始下起来了,林璟川下班后一个人坐在停车场,车窗起雾,空气里的压力像快裂开的玻璃。
他随手打开手机,点进某位老友转贴的连结:「暮容若写的新信 看到哭了」
他点开,本来没有想读完,但当那句「来自很高很远、很刺眼的人,为我撑了一个阴影角落」出现时,他的心像是抽动了一下,好像是心里的枷锁慢慢的被打开了。
他知道慕容若没写名字,但他清楚,那是他。
他记得那句话,是她曾对他说过的。
在某次他说「你不用太用力说服所有人」时,她说:
“那你能不能撑个阴影角落让我说完?”
现在她写了出来,不是埋怨也不是哭求,只是如实告诉这个世界有人来过,只是晚了一点,但真的站在那里陪着她走过一段路。
林璟川一行行地读着这封公开信,指节泛白、手心冒汗,最后一行,他几乎读出声来:
“你写的每一个字,都在为你自己点一盏灯。”
他知道,她点的那一盏灯,有一点点的星火是替他留下来的。
—
三天后她收到一封实体信件,是从南方寄来的,寄件人是那个孩子的妈妈。
信里写:
「孩子说演讲上的姐姐帮他说了心里话,我不是听不见,我只是得了病,不太会说话了。
我们看着那封信,一起哭了一整晚。
我想跟妳说:谢谢妳!不是因为妳回应了他的信,而是因为妳让我知道,他真的有话想要对我说。」
暮容若看着那封信,淡淡的笑了。
她没想过自己的信,会这样被转传、被回应,就像她也没想到,自己不曾署名的那一段公开信会被林璟川完整读完。
她没有写他的名字,但她知道他懂了。
而她也渐渐明白了,原来真正的回信,并不是一定需要寄件人,只需要一颗愿意理解的心。
(http://jyshuba.com/book/HIFJCJ-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