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破茧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2章 破茧

 

风暴己至深渊,而回声,正在破茧。

林知衡站在法院休息区的盥洗台前,脸上还有些未干的冷汗。镜子里他的眼神从未如此清晰,像是在与那个七年前选择沉默的自己对峙。他记得自己曾紧握着Dust项目部分密钥,却在决定性一刻,退缩了。不是出于恐惧,而是出于茫然。他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一边。那年,他只是个刚刚接触项目机密的“前编号”,编号K-07,归档于“观察期中断”类别。苒苒出现在走廊尽头时递来的那杯水,成了他唯一活着的证明。他无法对她说,他记得她的那一刻,不是因为水温,而是因为她眼里没有把他当成“编号”,只是当成了“人”。

如今他己不是编号,也不再是数据员,而是证人。他从那一刻起,决定赎罪。

法庭后台,苒苒收到了来自匿名频道的压缩包。发送人代号为“JH-L”,附带一句信息:**“这是清除编号的备份密钥,林自航曾在你‘死亡’后偷偷保留。”**她沉默片刻,将文件拷入封闭终端。她没有感谢那个落款者。她只是低声说了一句:“这不是你替我活下来的筹码。”随后转身走入休息间,递给林知衡一瓶水。他愣了一下,接过。

“这次,记得喝。”她说。

审判厅中,书记官宣读出第二轮证人名单变更通知:**因系统干预初轮证词采集出现争议,将追加K-07资料佐证人林知衡陈述为附加线索,同时开启独立交叉问询。**蓝方阵营迅速发难,媒体同步发布所谓“Dust项目无实物数据支持”的公示。甚至有人搬出早年编号“自愿参与”的协议残本,声称林知衡为“冒名证人”,全网再次掀起腥风血雨。

苒苒站在答辩席中央,整个人却宛若沉入水底。她知道,反击不是争辩,而是揭开。她将一份公证信交给书记官,内附林自航在清算会前48小时签署的“编号清零备份协议”原件。签名处一行小字:“林自航 / LJH / 非系统编号联署人”。那一刻,全场失声。那封协议,证明“编号”的确是人为设定,并非纯系统程序生成,也就是说,“K-01”不是系统自动分配,而是人为认证的核心源。

“编号从不是随机选择,”苒苒望向众人,“而是目标决定编号。”

与此同时,路彦在母节点权限后台继续追查。数据库弹出一串更新记录:D-Reserve续期名单更新中 / K-13状态:冷封启用。他的心猛然一沉。K-13?七年前那是“高反应个体”,被标注为“暂缓执行”。系统原以为她己被清除,没想到竟冷封至今。苒苒此刻仍未说出编号K-13的身份,只在法庭最后留下一句:“下一波证据,是活人。”

他反复检查近几日访问记录,赫然发现林知衡并非唯一进入母节点的人,另一串加密代码来自RA内部高权限账户,疑似是RA集团继任CEO——厉牧野。

另一边,厉牧野在RA会议室遭到问询。“你是否干预过编号管理系统?”“你是否转移过D-Archive子节点?”他没有回答。他只是打开了自己的平板,将一份当年的转签文件丢到桌面上。“我签署了转让技术流转协议,但我也备份了一份编号权限数据库。”

长久的沉默后,他低声说:“我做过协作者,但我不是系统的养子。”

“你是逃兵。”一位董事冷冷指出。

“那你们又是什么?”他反问。

与此同时,沈聿舟私下联络数位蓝方高知,意图发布一份伪造的“苒苒私改编号”视频。然而,系统防火墙警报突响,他的信号源被反追踪,拦截画面停在了那条音频的后半段:“我想救她,但我更想救我自己。”他脸色苍白,察觉有人己把他的刀反手捅回来了。

“有人在内部,”他喃喃。

南部,某封闭研究所内,另一组编号“冷封个体”被重新唤醒。监控镜头拍下一个面容模糊的少年缓缓坐起,他的腕带编号是——K-13。他望着那串屏幕中缓缓打出的名字:

“珂苒·K-01”

他轻声说:“你真的还活着。”

苒苒在法庭上的发言落下帷幕。庭后,她收到另一封信件,没有署名,只有一句话:

“你是原案,但你不孤单。”

她抬头望向那空旷天顶,风缓缓灌入廊道,旧纪元的墙面上开始有细微的裂痕。

裂缝,正在一寸一寸崩开。


    (http://jyshuba.com/book/HJAEBF-7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
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