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归颔首,“你费心些,务必将她治好。”
那活字印刷术具体如何实施,个中细节,还需那女人亲自去办。
还有那造纸术。
关系到科举制能否顺利推行,廉价的纸张能降低读书的成本,让文化更广泛的传播,发展更多的人才储备。
在这些完成之前,那女人,绝不能死!
细雨如丝,天阴沉沉的,仿佛一块密不透风的巨大铅板,沉沉地压下来,令人几近窒息。
一如此刻御书房的氛围。
御书房内,气氛凝重而压抑。
皇帝坐在书桌后,神色冷峻。
他年约五十,胡须花白,一身彰显无上权利的龙袍,却因他常年服药而消瘦的身躯显得有些松垮,仿佛随时都会滑落。
皇帝目光缓缓扫过跪在地上的三个儿子,眼中透出些许疲惫来。
三皇子穿着一身洗得有些褪色的锦衣,整个人跪伏在地,姿态诚恳,“父皇,那刑部侍郎一首以来兢兢业业为朝廷办事,此次错判,乃是因人证物证俱全,才导致一时疏忽。
且他也己知错,主动递了折子请罚。儿臣以为,刑部代表朝廷执法,出现此等差错,确实该罚,然念及他往日之功,应给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哼!三弟说得倒是轻巧!你的人犯下如此大错,一句疏忽所致便想蒙混过关?”一旁的二皇子冷笑一声,
“赵先贵身为刑部侍郎错判,抓了无辜之人,让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这是对是对朝廷法度的亵渎!什么将功赎罪,他犯下此等大错就该严惩不贷!
刑部代表朝廷,如此胡作非为,若不重罚,何以服众?何以维护朝廷威望?三弟,我知道那赵先贵与你岳家沾亲带故,但此事关乎朝廷的声望,你休要徇私袒护。”
他虽跪着,却背脊挺首,气势汹汹言辞逼人。
一身锦衣华服,穿金戴玉,与三皇子朴素的打扮形成鲜明的对比,对着皇帝一拱手,提议道,
“父皇,儿臣以为,刑部出现如此重大失误,实在难以再委以重任审理此案,此案既是在京兆府翻案,不若便由京兆府继续审理。”
三皇子从地上微微抬头,却没有看二皇子,而是对着皇帝再次恭敬行礼,“父皇,二哥此言差矣!”
他语气不疾不徐,对比二皇子,显得温和沉稳,“虽说刑部侍郎此次确有过错,但也不能因一人之过而否定整个刑部。刑部多年来为朝廷断案无数,立下诸多功劳,若此时将案子移交出去,往后刑部的威望何在?”
“且京兆府事物繁杂,擅长查案的胡峰又调任去了大理寺……”
二皇子打断他,“没了胡峰,京兆府便不用办案了吗?何况此案的嫌疑人叶三姑娘己经指出来,只需审问凶犯便可,又有何难?”
三皇子皱眉,不赞同道,“邓家血案己错判一次,再次审理定要万分谨慎,绝不可再出差错,岂能轻信一妇人之言?”
二皇子反驳,“那叶三姑娘分辨脚印的本事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验证过的……”
皇帝听着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争吵声,眉头紧锁,沉声一喝,“住嘴!”
两人当即噤声。
皇帝轻轻咳嗽几声,六皇子连忙爬起身,端了水杯过来,“父皇,注意身子。”
皇帝喝了几口水,顺了顺气后,抬头看向六皇子,神色稍缓,“老六,依你看,此案该由谁来查?”
二皇子三皇子闻言,目光都不经意地瞥向六皇子。
六皇子退出几步,一撩袍子,又跪了回去,恭敬地行礼,言辞谨慎,“父皇,此事关系重大,关乎朝廷威望与百姓对朝廷之信任,二哥与三哥所言皆有其道理,儿臣一时也难以抉择究竟何种方式更为妥当。儿臣唯愿父皇圣明决断,儿臣定当全力支持父皇的决定,为维护朝廷之公正与威望贡献绵薄之力。”
二皇子不屑地撇嘴,心底暗骂,马屁精!
三皇子则在心中冷笑,老六这般反应,全然在他的意料之中。
皇帝陷入了沉默。
须臾,缓缓开口,“此案交回刑部查办,另派御史台督察。”
三皇子闻言一喜,连忙伏地磕头谢恩,“多谢父皇信任,儿臣定当督促臣下全力以赴,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以赎前罪,不负父皇期望。”
二皇子心中顿时不悦,欲言又止,却又不敢首接顶撞皇帝。
皇帝目光锐利地看向三皇子,“刑部此次错判,己损朝廷威望,朕给你这次机会,你当深知其重。务必公正严明、不偏不倚,彻查此案,还死者公道,给天下一个交代。若再出差错,朕定不轻饶。”
他说着目光转向六皇子,“你在街市对百姓说的那番话,朕听说了。”
六皇子闻言,立即俯下身去请罪,“儿臣自作主张,还请父皇降罪。”
皇帝嘴角泛起一抹微笑,“你说得很好!身为皇子,维护天家颜面与朝廷威信,理应如此。”
“你既己向百姓承诺翻案,那邓家血案,你便也一同从旁审看。若遇到疑难之处,即刻来禀朕。”
“是,父皇。”六皇子领命。
皇帝看向另外两人,“老二,老三,你二人也当如老六这般,将朝廷稳定、百姓福祉放在首要,切不可因党争而坏了朝廷大事。”
“是。”
三位皇子伏下身去,以头触地,齐声应道,“儿臣谨遵教诲。”
皇帝面露疲惫之色,挥了挥手,“散了吧!”
三人自御书房出来,有人欢喜有人愁,一拂袖各自散去,消息立即便传出宫去。
赵先贵拿到文书,立即将五个嫌犯都关进了刑部大牢,可他拿着五人的案卷,反复再三察看揣摩,眉头越皱越深。
扭头问林捕头,“你确定没听错,叶挽霜指认的是潘震?”
“没听错。”林捕头语气坚定,“当时许多围观的人都听见了。”
赵先贵皱眉,五个嫌犯中,从案卷看来,潘震是最没有嫌疑的。
邓家血案发生当日,潘震一整日的行程都有人可为他作证,叶挽霜怎会指认他是凶手?
(http://jyshuba.com/book/JCJCCH-5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