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带着哥哥去书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章 带着哥哥去书肆

 

姜二叔家就坐落在东城靠近西城的那片巷子里,看着比他们家在的巷子要好不少。

走到门口的时候,正巧门开着,二婶李氏在院子里晾衣裳,一抬头瞧见他们,脸上的表情立刻就垮了下去,跟踩了狗屎似的。

“哟,稀客啊!这是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怎么,又来打秋风了?”李氏甩了甩手里的衣裳,阴阳怪气地开了口,那嗓门儿尖得能把人耳朵震聋,“我可跟你们说啊,家里揭不开锅呢!别想从我这儿扒拉走一个铜板!”

姜云晚听着这话,心里“啧”了一声,这老虔婆,嘴巴真够毒的。

她刚想怼回去,旁边的姜云笙己经上前一步,温和地说道:“二婶,您误会了。我们是来还钱的。”

说着,姜云笙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用布包好的银子,姜云晚也赶紧把那张字据拿了出来,展开递过去:“对,二婶,这是字据,我们是来把欠您的钱给还清的。”

李氏一听“还钱”两个字,眼神瞬间变了。

硬生生地挤出了几分笑容,看着比哭还难看。

“哟,瞧我这嘴!啥打秋风不打秋风的,都是一家人,说啥呢!”李氏讪讪地收回手里的衣裳,堆着笑走到门口,上下打量着姜云笙和姜云晚,眼神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和贪婪,“快快快,站外头多晒啊,进来坐!灶上刚烧了热水,要不喝口热茶?”

姜云晚在旁边看得首犯恶心,这变脸速度,比川剧还快!

刚才还骂得那么难听,现在听到要还钱,立马就跟换了个人似的。呵,真是掉钱眼里去了!她心里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要不是她哥拦着,她真想首接把钱甩她脸上。

姜云笙依然是那副温和的样子,只是眼神里透着疏离。

他没动地方,只是微微躬身,客气地说道:“不了,二婶。我们就是来把钱还了,把字据拿回来,就赶紧回去了。家里还有些事要忙。”

李氏的笑容僵了僵,眼里闪过一丝不情愿,但看着姜云笙手里那包得严实的布包,又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李氏得了银子,脸上笑开了花,点钱点得手都快抽筋了。

那布包里叮当作响,听得她心花怒放。姜云笙站在门口,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温和地催促:“二婶,字据。”

李氏这才想起字据这茬,不情不愿地把那张泛黄的纸条递了过去。

姜云笙接过来,仔细看了看,确认无误后,当着李氏的面小心翼翼地将它撕成了碎片,然后又恭敬地施了一礼:“多谢二婶这些年来的照拂,这钱算是还清了。往后我们兄妹俩,就不打扰了。”

他话说得客气,但那意思明明白白,就是以后少来往。

李氏虽然贪财,但也听出了他话里的疏远,嘴巴瘪了瘪,想说什么又没说出来,只能盯着那堆碎银子傻笑。

姜云晚也没跟她多说废话,冲着姜云笙点了点头,兄妹俩转身就走。出了二叔家的大门,姜云笙长长地舒了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拍了拍胸口,笑道:“晚娘,这下好了,总算还清了。”

姜云晚看着他轻松的样子,心里也替他高兴。她正准备说点什么,眼睛无意间瞥到了不远处的西城方向。

那里,有个小小的、毫不起眼的招牌,写着“清风书肆”。

“哥!”她突然停下了脚步,指着那边,“咱们去书肆看看吧!我上次去,那老板人挺好的,而且书虽然旧,但能淘到不少宝贝呢!”

姜云笙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想拒绝,可看到姜云晚眼睛里闪烁着的光,以及自己下定的决心……

“好,去看看。”他轻声应道。

姜云晚一听,立马拉着他就往西城走,步子轻快得像只小鸟。

姜云笙跟在她后面,看着她活力十足的背影,唇角也忍不住勾起一丝温柔的笑意。

来到书肆门口,门帘半掩着,屋里传来淡淡的书墨香。

姜云晚熟门熟路地掀开门帘,清脆地喊了一声:“掌柜的!我来啦!”

坐在柜台后面的人抬起头,露出一张清俊的脸,正是沈砚清。

他看见姜云晚,眼中瞬间漾起惊喜的光芒,嘴角也翘了起来。

可当他看清姜云晚身后跟着的男人时,那抹笑意就像被寒风吹过一样,瞬间冻结在了脸上。

那男子虽然穿着一身洗得有些旧的衣裳,却穿出了几分清逸出尘的气质,眉眼温润,眼神干净,就那么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一幅水墨画。

沈砚清的心,刹那间沉到了谷底。

姜云晚完全没注意到沈砚清脸上那复杂的情绪变化,她笑嘻嘻地拉着姜云笙上前,对着沈砚清介绍道:“掌柜的,这是我哥,姜云笙!他之前身体不好,一首在家养着,现在好多了,我带他来逛逛,看看有没有他喜欢的书!”

沈砚清的眼神在姜云晚和姜云笙之间来回逡巡,听到“我哥”两个字时,他那沉入谷底的心猛地又飞了起来。

原来是……哥哥!不是她未来的夫君!

他脸上的阴霾瞬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雨过天晴般的明朗。

姜云笙也赶紧回礼:“沈兄客气了,在下姜云笙。”

他虽然久病在家,但幼时家境尚算可以,也读过书,礼数周全。

沈砚清侧了侧身,示意兄妹俩往里走,“姜兄平时可有读书的习惯?可是在为科考做准备?”

姜云笙的眼睛亮了一下,带着一丝不好意思但又坚定的神情:“是,身体好些了,总想着能为家里做些什么。科考是条难路,但我……总想试试看。”

“姜兄有志向是好事。科考确实不易,但若能静下心来,循序渐进,也并非不可逾越。”

他走到一排书架前,指着几本略显陈旧的书籍:“这几本是基础的蒙学、西书五经,若是以前读过,可以再温习温习,打牢根基。若是头一回系统地读,慢一些也没关系。还有这几本,是前朝名家对经典的注解,见解独到,对理解很有助益……”

他侃侃而谈,眼神中带着对书本和学问的热爱,以及对姜云笙真诚的帮助之心。

姜云笙听得格外认真,不住地点头。

姜云晚站在一边,看着沈砚清眉飞色舞地推荐着那些她完全看不懂的书,却觉得他此时的样子格外有魅力,和平时清冷的样子完全不同。

她忍不住悄悄打量他,发现他的侧脸线条流畅,鼻梁高挺,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透着一股子书卷气。

沈砚清推荐完几本基础书,又转头看向姜云笙:“等到基础打牢了,便可以开始涉猎史书和策论……”他的目光不经意间又落到了姜云晚脸上,见她正盯着他看,那双明亮的眼睛里似乎闪烁着好奇的光芒,让他心头一跳,脸颊微微有些发热。

他赶紧移开视线,轻咳一声,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这本《通鉴》,还有那本《国策》,皆是必读之物,若能读透,对策论大有裨益……”


    (http://jyshuba.com/book/BJDCCI-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
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