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彦飞强抑悲声,继而朗声道:
“朕求得御医秘药,佯装驾崩,一周后悠悠醒转。
朕心明如镜,朕若死去,朝堂必乱成一锅粥,各路豪强定会如恶狼争食一般,为权位斗个你死我活。
朕为重整朝纲,所付出的代价是极为惨重的呐!
朕的大皇子刘辩,可怜被董卓残害,小皇子刘协尚在稚龄,便遭人挟持,万千子民流离失所,惨状目不忍睹。
然,朕心念终将一日天下苍生得享太平,盼我大汉江山千秋永固,纵有牺牲,亦觉值得。
现如今董卓被俘,诸位可愿与朕携手,再现大汉‘文景之治’与‘汉武盛世’之景象乎?”
众诸侯们闻听此言,一时沉默不语,心中却五味杂陈,有同情灵帝刘宏的,也有因刘宏突然转性,一旦朝纲重整,而再也没有乱中取利的机会。
总之各路诸侯,心中想什么的都有。
这时,一位仪表非凡、双耳垂肩、目能自视、面若美玉、唇似涂朱、颇具龙凤之姿的人物,“扑通”跪地,高呼:
“太上皇圣明,臣愿肝脑涂地,追随左右,重振朝纲!”
言罢,涕泪滂沱,如洪水决堤,一时不能制止。
佘彦飞打量其貌,又瞥见其后威风凛凛的两位将军,
左边那位恰似擎天巨柱,身长九尺,五绺美髯飘飘二尺有余,面如重枣,唇若点丹,卧蚕眉,丹凤眼,身披绿袍战甲,头戴绿色英雄巾,手持大刀,恰似战神临世,
那大刀可不就是后世武人耍的“关刀”嘛。
右边那位亦是好汉一条,虽较左边略矮,却也八尺有余,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瞋目横矛,活脱脱一员撼世猛将。
佘彦飞心中暗忖:
此三人必是刘关张三兄弟无疑。
可如今他扮作刘宏,明知是刘备,仍佯作不知,问道:
“这位将军是?”
刘备赶忙膝行几步,恭敬道:
“末将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十九代嫡传玄孙,刘备,字玄德。”
佘彦飞故作惊愕,疾步向前,紧紧握住刘备双手:
“哎呀呀,竟是朕之汉室宗亲,贤弟快快起身!”
刘备见刘宏这般亲厚,感动不已,又闻其认可自已皇室身份,更是喜上眉梢,连连叩首道:
“末将拜见皇兄。”
佘彦飞双手扶起刘备,眼眶泛红,泪花打转。
刘备瞧在眼里,心中亦觉酸楚。
佘彦飞顺势一把揽住刘备,悲叹这大汉江山,如今破败不堪,如风中残烛。
刘备被佘彦飞的戏所感染,亦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佘彦飞心中打着小算盘,暗思这刘关张三兄弟以义气闻名,抓住刘备,关张二位当世猛将还能跑了不成?
民间传言:“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若能将前十名将齐聚麾下,试问天下谁敢争锋?
至于那些名流谋士,慢慢笼络便是。
刘备哭罢,拉过关张二人,向佘彦飞引荐:
“太上皇,此乃臣弟结拜兄弟,这红脸长须者,便是二弟关羽,这位面插钢髯者,是三弟张飞。”
关张二人上前,单膝跪地,抱拳行礼:“末将参见太上皇。”
佘彦飞见此二人,甚是高兴,忙道:“二位将军快快平身。”
心想,这两位可是以一敌十的当世猛将啊,威勇不亚于吕布,
洞中所获神兵,必定有这两位的缘分,待到时机,一试便知,也好知道左慈所说的这些神兵利器,究竟见到有缘人是什么样的反应。
佘彦飞随即把刘协叫到身边,
“快快给你皇叔见礼”!
刘备惶恐,侧身避让:
“君臣有别,陛下此举万万不可。”
佘彦飞摆了摆手,道:
“哎,君臣之礼固不可废,然家族长幼尊卑亦不可轻忽。”
刘协行完叔侄礼,佘彦飞问道:
“贤弟现居何职?”
“平原县令。”刘备垂首应道。
佘彦飞凝视刘备,再次握住其手:
“既是孝景帝玄孙,朕欲兴文景之治,不知贤弟可愿留于洛阳,与朕共铸大汉辉煌?
虽说洛阳被董卓那厮烧成一片废墟,但朕有信重建洛阳。
洛阳百姓也正往回赶,朕已派人沿途护送。
若得贤弟辅佐,实乃大汉之幸,百姓之福。”
这个时候,刘备刚刚起事,兵微将寡,将不过关张,兵不过五百,且对大汉忠心耿耿,闻言自是欣喜若狂,感激涕零。
心下暗道,自已何曾想过能有如此机缘,一步登天?当下忙道:
“臣弟愿效死力,誓死追随皇兄,效忠我大汉江山。”
佘彦飞嘴角微扬,浅笑道:
“贤弟此言差矣,你并非效命于朕一人,更非效忠于你我一姓之江山,而是效命于天下苍生,为百姓谋福祉。
须知,百姓是水,朝廷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众人闻听,真不敢相信这是曾经那个荒淫无度,荒唐无限的刘宏所言。
还是那句话,有人庆幸,亦有人担忧。
佘彦飞言罢,
环顾众诸侯,高声问道:
“诸位可愿为天下百姓苍生尽心竭力?”
此等大义凛然之语,恰似道德金箍,套在诸侯头上,谁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直言“我只为自已”?
毕竟这是面子之事,尤其在那个年代,可不想两千年后的今天,语不惊人死不休,为了红极于网络,什么不要脸的话都敢拿到网上去曝光。
要面子貌似是人的天性,哪怕三岁幼童,未经尘世污染,亦有此等心性。
于是诸侯们纷纷跪地,高呼:
“末将等愿效忠大汉,效忠太上皇,效忠百姓。”
佘彦飞见此情形,心中稍感慰藉,旋即与众臣商议诸多大事。
佘彦飞始终是要强行改革,推行新政的,说是商议,其实是想初步试探一下东汉末年这些诸侯到底对中央的态度是什么一个情况。
从而也好把握未来推行的尺度,毕竟能文治,便不武攻,劳民伤财于内,非明智也。
佘彦飞对众诸侯道:
“董卓那厮祸国殃民,其党羽绝不可轻饶。当务之急,乃是清查朝中与董卓狼狈为奸之官员,详列名册,依其罪责轻重,严惩不贷,抄没家产,充实国库,以赈济流离失所之百姓。”
刘备闻言,进谏道:
“皇兄圣明,然清查之际,需防小人借机诬陷,当立公正之审查法度,令各方举荐贤能之士组成审查团,相互监督。”
佘彦飞点头称赞:
“贤弟所言甚是,如此方能保清查公正无偏。只是不知贤弟可有合适人选?”
刘备略作思忖,道:“臣听闻袁涣乃老司徒袁滂之子,此人聪慧沉稳,目光如炬,刚正不阿,可堪此任。”
“哦?袁涣现于何处?”佘彦飞问道。
此时,
一人从诸侯队列中缓缓走出,只见此人体态丰腴,面如满月,肤色白皙泛着油光,双颊赘肉横生,下颌微微上抬,透着与生俱来的傲慢。
眉毛浓密粗短,仿若两抹墨痕横于双目之上,眼睛虽大,却因眼皮浮肿而丧失灵动之感。
鼻梁挺直,鼻翼翕动间,配上那肥厚嘴唇,嘴角似有若无地挂着一抹得意微笑。
身躯肥胖,大腹便便,行走时步伐缓慢而沉稳,每一步似都在彰显其尊贵身份,此人正是袁绍堂弟袁术。
“末将袁术参见太上皇。
袁涣现于我帐下,为我谋士。”
袁术昂首挺胸,高声说道。
佘彦飞瞧着袁术,心下暗道,不愧是二袁之一,果然气势不凡。
嘴上却道:
“哦,原来在公路麾下。不知将军可否忍痛割爱,将袁涣借朕调用些时日?”
袁术心中暗喜,寻思道:
这刘宏对我如此客气,还借人之事与我商量,看来我袁术威名远扬,连朝廷亦有所忌惮。当下爽快应道:
“我这便派人将袁涣唤来。”
关羽上前,抱拳道:
“太上皇,董卓余党凶悍,不可小觑。末将愿率一军,前去追剿,若其负隅顽抗,定叫他们片甲不留!”
张飞亦大声吼道:
“俺也去,定要让那帮家伙知晓俺老张的厉害!”
佘彦飞沉思片刻,缓缓道:
“二位将军勇猛,朕心甚慰。
然追剿之事不可鲁莽,需先遣人探清余党行踪与兵力部署,再谋万全之策。”
吕布单膝跪地,抱拳行礼:
“启禀太上皇,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将现屯于潼关。
董卓筹备迁都长安时,遣此四将与贾诩为先锋前去开路。我等裹挟百姓为中军,后卫小队已被诸侯联军追击部队剿灭。
太上皇所率龙岗将军等人,恰好与李郭等人失之交臂。”
佘彦飞闻听:
“哦,原来如此。他们有多少人马?”
“禀太上皇,骑兵八千,步兵两万。
末将愿讨一支令箭,前去追拿李、郭、贾等人,以赎前罪。”
吕布请战道。
佘彦飞略作思索,
“不急,吕将军,你且率三千骑兵去接应段将军的后卫部队。
若遇百姓困乏或染疾,需将马匹让与百姓骑行,务必平安接回每一位百姓,你可能做到?”
吕布嘴角一抽,心中暗忖:
让我把马给百姓骑,这岂不是损我威严?
也难怪他一时转不过弯,多年军阀习性,哪能说改就改?
况且佘彦飞在山谷颁布新的军纪时,他已作为先锋出发,未曾听闻。
然太上皇旨意,谁敢违抗?只得硬着头皮应道:
“诺,末将谨遵太上皇旨意。”
言罢,飞身上马,领着三千骑兵向着山谷方向疾驰而去。
随后,佘彦飞又与众诸侯商讨重建洛阳之事。
袁绍率先发言:
“太上皇,重建洛阳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
人力可招募周边百姓,许以工钱与土地;
物力可从各地征集木材、石料等;
只是这财力,如今洛阳大户或死或逃,着实难办。”
佘彦飞轻笑:
“本初所言不差,人力、物力、财力三者缺一不可。
然值此非常时期,需众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朕提议,从今往后,当打破士兵与百姓界限。
士兵本是百姓,百姓亦可为兵,全民齐动员,不论百姓士兵,有力出力,有技献技,分工协作,不计工钱,只管饭食。
物力方面,尚需仰仗各诸侯属地援助。诸位意下如何?”
众诸侯一听,言下之意,这是不打算给钱,直接和我们要物资,这不是生割肉吗?
一时面面相觑,哑口无言。
见诸侯们沉默不语,佘彦飞眉头微蹙,加重语气道:
“朕亦知此举令诸位为难,然洛阳乃大汉根基所在,若不能重建,我大汉威严何存?
朕并非欲使诸位倾家荡产,只需各尽所能,待日后大汉复兴,朕必当厚报。”
袁术在旁小声嘀咕:“只说厚报,却不见真章,这重建之事,犹如无底深渊,哪能如此轻易应承?”
他虽满心不愿,却不敢公然抗命,毕竟刘宏皇权正统,且在众诸侯面前,亦怕落人口实。
刘备见此情形,赶忙上前道:
“皇兄,臣弟虽兵力微薄,财力不足,但可在洛阳周边组织百姓,安抚民心,协调各方人力,定不让重建之事有所延误。”
佘彦飞点头赞许:“贤弟此举,甚合朕意。”
众诸侯心中暗自腹诽,说到底这是你们刘家的事,刘备你想怎么奉承随你,与我等何干?我等不过是外姓旁人,得想法子找个借口溜之大吉才是。
这时,袁绍眼珠一转,站了出来,拱手道:
“太上皇,我等既已立志重振大汉,些许艰难自当克服。臣愿遣部分兵力协助运输物资,为洛阳重建略尽绵力。”
佘彦飞看向袁绍,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本初有心了,若众卿皆能如此,洛阳何愁不复往昔盛景?”
他心中明白,袁绍这是打的好算盘,出兵不出钱,倒是精明。
众诸侯依旧各怀鬼胎,未有表态。
突然,一名探子飞奔而来,急报:
“太上皇,五里之外发现一群流民,似因战乱漂泊至此,恐尚不知洛阳已化为灰烬。”
佘彦飞眉头一皱:“速去查探详情,妥善安置,切不可让百姓受苦。”
刘备当即抱拳请命:“皇兄,臣弟愿率人前去处置。”
佘彦飞点头应允。
刘备领着关张二人,风驰电掣而去。
待刘备归来,面色凝重:
“皇兄,流民众多,且大多饥饿疲惫,安置所需物资恐非小数。”
佘彦飞沉思片刻,道:
“先从军中调拨部分粮草救济,再另寻他法筹集。”
众诸侯一听,心下叫苦,这周边都被董卓烧了个精光,还能从哪儿筹?
到头来还不是得从我们身上打主意,这简直就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
于是纷纷上前请辞,皆言外出已久,属地不可无人照料。
但请太上皇放心,回去之后必定设法支援洛阳重建。
话未说完,也不等佘彦飞应允,便急急忙忙率领各自人马,如鸟兽散,离洛阳而去。
就连袁绍先前承诺的派兵之事,也没了下文。
刘备望着诸侯们远去的背影,眼中怒光一闪而逝,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他深知这些人不过是阳奉阴违,口是心非,然此刻亦只能强压怒火。
上前劝慰佘彦飞道:
“皇兄莫要忧愁,虽说诸侯皆去,然仍有忠义之士愿为大汉肝脑涂地。
臣弟以为,当务之急乃是稳固洛阳局势,妥善安置百姓,令此地重焕生机。”
佘彦飞微微颔首:
“贤弟所言极是。朕决议先于洛阳旧址附近搭建简易居所,使百姓有安身之处。
你可领人负责此事,关、张二位将军则肩负周围安全之责。”
“臣弟领命。”刘备抱拳受命。
佘彦飞对诸侯是否支援重建之事并不挂怀,他深知东汉末年,皇权衰微,诸侯割据,早已不将朝廷放在眼中。
所谓重振朝纲,于他们而言,不过是可有可无之事,毕竟这是刘家的江山。
他们不过是想打着忠心大汉的旗号,从中谋取些许利益罢了。
至于刘备,还需多方考察,是不是与史书和演绎说的一样。
(http://jyshuba.com/book/C0F00A-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