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一躬买人心,生死报君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3章 一躬买人心,生死报君恩

 

佘彦飞立于洛阳城头,猎猎风声拂动他的衣袂。

旁边紧跟着龙岗特战队,以及胡轸带领着三千精兵准备应对可能从包围圈中冲出来的强敌。

他的目光深邃,越过城墙,落在远处,如强敌来犯的必经之路的尽头。

忽然在那路的尽头,出现了一条黑线,且渐渐变粗。

“将士们,备战。”

胡轸一声令下,三千精兵纷纷手持弓箭以及守城装备,双目圆睁,死死盯着那条黑线,任由其越变越粗。

太阳马上就要升起了,大家已然在这城墙之上守了整整一夜。

宜阳半山坡的战斗是否顺利,大家一无所知,毕竟是整整五万的西凉精锐,而已方却还不到两万人马,可谓实力悬殊啊!

尽管我们已然采取了以攻代守,主动埋伏出击,但是理论总是需要落地,且要强有效的落地,方有奇迹出现的机会。

纸上谈兵毕竟还是未知之数。

即使是佘彦飞,心中已然没底。

哪怕是现代战争,都不好预测,更何况这种纯的冷兵器战争,更是距离自已极其遥远。

太阳终于懒散的从东方探出了脑袋,而远处的那条线也已然变成了一片,

很显然是一支部队,在朝着洛阳,气定神闲的走来。

佘彦飞欲要拿起望远镜,这种远超时代的装备进行观察,突然,一尘孤骑如飞般行至城下。

原来是自已的旗牌官。

“报,

报太上皇,我军大获全胜,活捉了董璜和董旻。”

佘彦飞并没有搭话,而是拿起望远镜朝着那一大片望去,那的确是渐行渐近的,已方的得胜之师。

佘彦飞心中五味杂陈,这一场胜利其实并不如意,是众将士以热血与勇气浇灌而成的荣耀,其间凝聚多少的艰辛与不易,他感同身受。

于是,他毅然整肃衣冠,亲率群臣,出城迎接那荣耀归来的勇士们。

张飞仿若一尊战神降临,翻身下马,如拎小鸡般扛起董璜,阔步向前,而后猛地将其掷于地上,高声吼道:

“太上皇,这董璜小儿,竟妄图踏平洛阳,真乃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那豪迈的姿态,尽显胜利者的傲然气魄,董璜则如丧家之犬,成为他赫赫战功的鲜明注脚。

关羽身姿挺拔,神色冷峻依旧,而那双丹凤眼中却闪烁着不易察觉的傲娇,他稳步押着董旻,那沉稳的步伐似在诉说着胜利的必然。

佘彦飞登上高台,俯瞰着台下热血沸腾的将士们,激动万分,声若洪钟:

“此番洛阳保卫战,诸位将军以无畏之勇,以寡敌众,成就不世之功。

朕定会重重嘉奖,洛阳百姓亦将铭记诸位之功绩,传颂千秋!”

语落,台下欢声雷动,士气如虹。

刘备急步上前,拜倒在地,奉承道:

“此皆仰仗太上皇洪福齐天,臣等不过尽忠职守。

且此役大捷,徐荣将军居功至伟。

徐荣将军深谙西凉军习性,巧设绊马索、拒马桩,令西凉军进退两难,方为大胜奠定根基。”

徐荣闻之,赶忙谦逊低头:

“末将能为太上皇效力,实乃三生有幸。

太上皇英明果决,胸怀广大,用人不疑,方使末将之战术得以施行。

加之诸将齐心,关、张二位将军勇猛绝伦,方能以不足两万之众,大败西凉五万精兵,此乃众力合一的结果。”

佘彦飞微微颔首:

“众将皆有封赏,待征讨长安之师回城,一并论功行赏。

朕意将西凉战俘甄别,精壮者编入我军,扩充兵力;

余者则令其屯田军垦,亦为我军队序列,待遇从优。”

俘虏闻听,皆为臣服,

群臣亦皆心悦诚服,高呼:

“太上皇圣明”。

洛阳城内更是一片欢腾,家家户户,买卖店埠均张灯结彩,百姓们敲锣打鼓,纷纷走上街头,迎接凯旋的将士们。

关羽、张飞二人的威名更是传遍洛阳大街小巷。

孩子们纷纷模仿着他们的模样,手持木刀木矛,口中喊着杀敌的口号。

而佘彦飞也深知,这只是暂时的平静,天下局势依旧动荡不安,他必须继续励精图治,壮大自已的势力,方能在这乱世之中,守护好洛阳,守护好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逐步的实现解放全人类,护佑天下苍生的终极任务。

三日后,讨伐长安的得胜军也回到了洛阳。

闻得士兵禀报后,佘彦飞再一次亲率满朝文武出城迎接。

荀攸见得佘彦飞,赶忙大礼参拜:

“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等岂敢劳烦太上皇亲迎,实感惶恐不安。

臣等收复长安后,日夜兼程赶回洛阳相助,奈何终还是错过大败西凉军之盛战。

然沿途百姓皆传颂太上皇用兵如神,以两万之师大破董氏叔侄五万西凉精锐,俘虏四万余众,生擒董氏叔侄,实乃旷古奇功,太上皇威武!”

言罢,众人齐齐跪地,高呼:

“太上皇威武,万岁万岁万万岁。”

佘彦飞看着众将,心中满是欣慰:

“诸位快快请起,此皆乃众卿之功劳。

全赖文武群臣齐心协力、众志成城,谋士筹谋精妙,将领英勇无畏,士兵舍生忘死,方能成就讨伐长安与保卫洛阳之双捷。

朕在此,代表洛阳与长安的百姓,感谢大家的辛苦付出与英勇牺牲。”

言毕,佘彦飞向文武群臣以及万千将士,庄重地深施一礼。

此礼一出,众臣皆惊愕失色。

荀攸率先发声,声音略带颤抖:

“太上皇,此万万不可,君尊臣卑,千古纲常,岂有君向臣行礼之理,臣等诚惶诚恐。”

言罢,眼眶泛红,心中波澜起伏。

在这乱世之中,皇权如天,至高无上,而眼前这位太上皇却如此谦逊礼下,实乃前所未有之贤明仁君。

他深知,如此胸怀与风范,必能凝聚人心,成就大业。

武将们亦纷纷抱拳行礼。

张飞虎目圆睁,声若洪钟:

“俺老张一介粗人,只知战场拼杀,从未受此等隆恩。

太上皇这一礼,俺老张这条命,自此便全然交付于太上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关羽轻抚长须,丹凤眼微眯,心中暗自思量:

“太上皇这般礼贤下士,实乃汉室之幸,吾等必当殚精竭虑,肝脑涂地,以报君恩浩荡。”

士兵们目睹此景,热血如沸。

一名年轻士兵激动得声音发颤:

“俺们不过是普通一兵,为朝廷征战本是分内之事,太上皇却对俺们如此敬重,俺便是战死沙场,亦无怨无悔!”

周围士兵纷纷附和,呼声震天。

佘彦飞闻听众人之言,微微而笑:

“三将军言重了,请起!

公达请起!

众卿请起!

众将士请起!

大家的命不是朝廷的,更不是朕的,而是你们自已的,更是天下百姓的。

从此,你们不是为朝廷而战,更不是为朕而战,而是为天下百姓、为你们自已的平等和幸福的生活而战。

希望大家与朕一起为天下百姓的幸福而努力。”

城中百姓见此,亦被深深触动。

一位老者抹着泪道:

“我活了这大把年纪,从未见过这般圣明之主。

我儿能为太上皇效力,我就算是死也无憾矣。”

众人皆点头称是,对这位死而复生的太上皇敬意如潮水般逐渐蔓延。


    (http://jyshuba.com/book/C0F00A-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
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