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战胜利后的洛阳城中一片欢腾。
城中的大街小巷,百姓们奔走相告,欢呼声、大笑声交织在一起,纷纷拱手相互道贺,
孩子们在街头巷尾追逐嬉戏,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纯真无邪的笑;
好一片盛世祥和。
老人们则站在自家门口,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口中念念有词,感恩上苍的庇佑。
三日后,皇宫之中,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佘彦飞身着常服,端坐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他的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但那笑容背后,却隐藏着一丝对未来的忧虑。
此时的大殿上,摆满了丰盛的宴席,珍馐佳肴,琳琅满目。酒香四溢,弥漫在整个宫殿之中。
佘彦飞大摆庆功宴,犒赏三军。
酒过三巡,佘彦飞起身道:
“此次大胜,全赖诸将之勇,诸士之谋。
然天下未平,我等仍不可懈怠。”
刘备率先道:“太上皇圣明,臣弟以为,我军仍需广纳贤才,招天下英雄,充实兵力,如此方能在乱世之中立足。
虽然我们依然是汉室正统,但是经过董卓之乱后,天下诸侯皆开始雄心浮动,欲趁乱扩充自已的地盘和实力,长此以往,恐有不臣之心。”
佘彦飞微微点头道:
“贤弟所言极是。
玄德素有仁爱之心,朕欲着你负责广纳人才,为朝廷多选栋梁。”
刘备闻言,忙谢道:
“臣弟谢太上皇的信任,臣定当竭尽全力,为朝廷广纳真正拥有真才实学之人。”
关羽捋了捋长须,起身道:
“太上皇,兄长所言极是。
关某愿在西凉铁骑的基础之上训练一支更强的骑兵,以增强我军的机动性。
骑兵来去如风,可在战场上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必能为我军增添一大利器。”关羽的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他对训练骑兵一事充满了信心。
张飞则大声道:“俺老张觉得,俺们还得打造更好的兵器。
俺这钢矛要是再锋利些,定能杀更多敌人。
俺可听说那西域之地有能工巧匠,擅长打造神兵利器,不妨派人前去探寻。”
佘彦飞闻听张飞之言,突然想到,曾在幽冥之谷的洞中发现了一些神兵利刃,左慈曾说,那些神兵须有缘之人方能驾驭。
今我军中,吕布、典韦、许褚、关羽、张飞、孙策、马超、甚至包括刘备,皆是后世《三国志》及《三国演义》中响当当的人物,定有与那些神兵有缘之人,不防改天一试,但不知何为有缘。
想到此,佘彦飞对张飞道:
“翼德所言极是,朕曾从一洞中偶得一批神兵,据一方士道人所讲,皆是上古神兵。
只是非有缘之人不能驾驭,改天诸位皆可一试,如若确实与尔等有缘,便奖赏给尔等。”
张飞闻听,顿时来了兴趣:
“太上皇,真的吗?
哎呀,那可太好了,到时候俺可一定要挑个趁手的。”
众将闻听,皆为欢喜。
荀彧沉思片刻,也起身道:
“太上皇,臣以为当下除了扩充兵力与军备外,最重要的是休养生息,经营发展。
可继续鼓励百姓多多的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轻徭薄赋,使百姓安居乐业。
如此,方能有稳固的根基,支撑我军长久征战。”
荀攸紧接着道:
“叔父所言甚是。
我军还可在洛阳等地创办学堂,培育人才。
不仅要培养武艺高强之士,更要造就有治国安邦之能的贤才。
同时,创办军校,系统地训练将士,传授兵法谋略。”
陈宫也点头称是:
“太上皇,臣附议。
军校可选拔年轻有为之士,如孙策、马超、周瑜、张绣等青年才俊,加以精心培养,日后必成我军之骨干。”
宴会在热烈的讨论声中结束,佘彦飞回到寝宫,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接下来的几日,他日夜深思熟虑,反复权衡各方利弊,终于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
五日后,
朝堂之上,气氛庄严肃穆。
佘彦飞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群臣,缓缓开口道:
“朕今日于朝堂之上,颁布重要政令与部署。
当此乱世,我军欲图长远,需行变革之举。
朕决意将现有部队分为作战部队和后勤保障部队,此乃关乎我军兴衰之要策。”
佘彦飞看向关羽,神色郑重:
“云长,朕命你为战斗部队的训练主将,此战斗部队皆由精锐之士组成,徐晃、张辽、高顺等一众经验丰富之将领协同于你。
云长,你曾在宴会之上就提出,你要训练一支更强的骑兵,且说说你将如何施为?”
关羽出列,双手抱拳,昂首道:
“太上皇圣明,臣自当全力以赴。
臣会亲选良马,着力训练骑兵之骑射技巧与冲锋陷阵之能,步兵之阵法演练与近战之术亦不会有丝毫懈怠,定要使我战斗部队战力卓绝。”
佘彦飞微微点头,又道:
“善。
徐晃,你欲于其中所司何事?”
徐晃上前一步,应道:
“太上皇,臣将主抓士兵体能训练,严整军纪,令行禁止,方可有常胜之师。”
“张辽,你呢?”
张辽朗声道:
“臣擅长奇袭战术,自当倾囊相授,使我军于战场之上多出奇制胜之手段。”
“高顺,你的陷阵营素有威名,你且说说你将如何训练?”
高顺恭敬回道:
“太上皇,臣会全力雕琢部队整体协调性,使各营将士配合无间,如臂使指。”
佘彦飞微微点头道:
“嗯,希望诸将尽心竭力,打造出一支钢铁之师,所向披靡。”
“诺。”
关羽、张辽、徐晃、高顺,齐声应道:
佘彦飞略有所思,又道:
“刚才尔等所言训练士兵之中,唯缺少弓弩箭兵的训练方略。
如有需要,可向太史慈求教,切记不可孤傲。”
关羽闻听,是否脸红,实在难以看得出来,只是当场应道:
“诺”。
佘彦飞继而转向荀彧:
“文若,后勤保障部队便由你主抓,程昱、段煨辅助。
此部队虽多为老弱伤残之士,然军垦屯田之责重大,你等有何谋划?”
荀彧躬身道:
“太上皇,臣会精心规划屯田之处,组织士兵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作物与蔬菜,必不使粮草有缺。”
程昱接话道:
“太上皇,臣负责管理屯田诸般事务,定会制定合理耕种计划与收获分配之策,确保诸事有序。”
段煨也道:
“臣将率士兵兴修水利,使农田灌溉无忧,为前线将士筑牢根基。”
佘彦飞点头道:
“诸位所言甚是。
但,切记,不可奴役打骂士兵,对待确实老弱、身残者,须多加照顾。”
“臣等谨记太上皇教旨。”
佘彦飞再言:
“文化教育与军事教育亦不可轻忽。
蔡邕,创办学堂之事便交予你,陈琳、蔡文姬助你。”
蔡邕拜道:
“太上皇,臣定广纳学子,不论出身,皆可入学,教授儒家经典、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育有品德才学之士。”
“荀攸,军校便由你负责,吕布、陈宫辅助。”
荀攸道:
“太上皇,臣会制定严苛军事课程,涵盖兵法理论、战术实践、兵器使用等。
吕布将军武艺高强,可亲身示范实战技巧,
陈宫先生熟知战例,能剖析战略得失,必能育出良将。
且我军中良将颇多,臣亦会择时请诸将为青年才俊教习。”
佘彦飞点头称善。
佘彦飞又论及地方治理:
“贾诩,朕命你主政长安城,典韦领兵三千驻防潼关,且由你统辖?
贾诩,你有何方略?”
贾诩拱手道:
“太上皇,臣至长安,先减百姓赋税,兴商业,强治安,使长安速复繁荣,亦会告诫典韦将军,驻防之军定要善待百姓,与洛阳同制。”
佘彦飞闻听,点点头,表示赞同,
然后将目光转向张济道:
“张济,朕欲命你带领所部人马,驻扎弘农你可愿意?”
张济闻听,先是一怔,随后急忙跪倒在地:
“太上皇,末将乃一降将,寸功未立,怎敢受此重任,恐遭非议!”
佘彦飞微微一笑,
“张济将军大可宽心,你与其他三将不同,你临阵倒戈,为我军拿下长安,功不可没。
朕今派你驻守弘农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你暂且驻守弘农,待日后再予你一文臣,助你主政弘农。”
张济老泪纵横,泣声道:
“末将肝脑涂地难报太上皇知遇之恩。”
佘彦飞笑着说:
“朕对百姓的政策你可要知晓,弘农要与洛阳、长安同制,不得欺压百姓。”
张济坚定道:
“末将谨遵太上皇旨意,不敢有半点偏差。”
佘彦飞又任命道:
“胡轸领兵三千,驻防虎牢关”
“诺”
“王允,洛阳民政便交于你。”
王允道:
“臣必秉持公正,理民事,恤民生,使洛阳百姓安适。”
“袁焕,洛阳刑事由你负责。”
袁焕肃然道:“臣定严明法纪,打击犯罪,保洛阳治安稳固。”
佘彦飞目光扫向许褚和太史慈。
“许褚、太史慈,皇宫之安危朕欲系于你二人。”
许褚、太史慈闻听,甚是感动,这显然表示,太上皇,是信任自已的。
齐声道:
“诺,末将等定选精锐,日夜坚守,护皇宫周全。”
佘彦飞微微一下,看向张飞道:
“翼德、徐荣,洛阳城防朕可就交予你们了。”
张飞大声道:“俺老张定会加强城防巡逻,严查可疑之人,外敌内患皆莫能入。”
佘彦飞目光坚定,声震朝堂:
“诸卿,此乃朕之部署。
如今虽初现生机,然天下未平,各方势力觊觎。
朕望众臣齐心,爱护百姓,共复盛世太平。
此路艰辛,今日方启,众卿须当与朕一起奋力前行。”
“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http://jyshuba.com/book/C0F00A-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