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赦免蔡瑁,谋定兖州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8章 赦免蔡瑁,谋定兖州

 

黄忠、文聘等襄阳城的将领们,身披战甲,身上带着战斗的伤痕,来到刘备等人面前。

黄忠单膝跪地,感激地说道:

“多谢刘皇叔和诸位将军的救命之恩,若不是你们及时赶到,襄阳城恐怕早已落入敌手,而我们也将性命不保啊。”

文聘和其他将领也纷纷跪地,表达着他们的感激之情。

刘备微笑着,连忙扶起黄忠,说道:

“汉升兄言重了,诸位不必客气,我等也是奉了太上皇的旨,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

此次能击退联军,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关羽、张飞、典韦、张辽、徐晃等将领也纷纷围过来,与襄阳城的将领们互相问候,战场上洋溢着一股胜利的喜悦和团结的氛围。

襄阳城前,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战场上,硝烟弥漫,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大地。

破碎的兵器、散落的旗帜和残损的盾牌散落一地,见证着这场残酷战斗的惨烈。

但襄阳城的守军们却欢呼雀跃,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器,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他们知道,是洛阳的援军拯救了他们,拯救了这座城市。

襄阳城的百姓们也自发的出城,敲锣打鼓表示对洛阳军的欢迎与感激之情,有人带头高呼:

“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襄阳城的百姓们热情似火,欢呼声此起彼伏,久久回荡在襄阳城的上空。

刘备等人在百姓们的簇拥下,随着刘表缓缓走进城中。

此时,刘表早已命人在府中摆下丰盛的宴席,准备犒赏刘备所率的洛阳军以及襄阳城的一众将士。

回到府中,刘表换了一身华丽的锦袍,以表重视。

然后又满脸笑容地迎了出来,他快步走到刘备面前,双手抱拳,恭敬地再次说道:

“刘皇叔此次前来,解了襄阳之围,实乃我襄阳百姓之福,大汉之幸啊!

今日特设薄宴,聊表谢意,还望皇叔和诸位将军不要客气。”

刘备连忙回礼,谦逊地说道:

“景升兄客气了,我等本就为大汉效力,襄阳是大汉的襄阳,袁术等反贼胆大包天,敢公然袭击襄阳,太上皇震怒,命我带领洛阳军解襄阳之困也是分内之事。”

刘表有些听出了刘备的话外之音,现在天下各路诸侯之间,相互攻伐,争夺地盘,甚至已然忘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道理。

刘备这是在提醒自已!

刘表尴尬一笑,道:

“玄德所言甚是,襄阳是大汉的襄阳,是太上皇的襄阳。”

众人步入府中,依次落座。

席间,美酒佳肴不断呈上,欢声笑语回荡在厅堂之中。

刘表频频举杯,向刘备以及关羽、张飞、典韦等将领敬酒,表达着心中的感激与敬意。

襄阳城的将领们也纷纷起身,向洛阳军的将领们敬酒致谢,气氛热烈而融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表放下酒杯,微笑着对刘备说道:

“玄德,此次襄阳之危,尽罪在蔡瑁那厮,居然想要卖掉襄阳,真是可杀而不可留。”

随即,刘表命人从牢中把蔡瑁带来。

不多时,蔡瑁被几个士兵押着来至刘表府邸的大厅,刘表看着蔡瑁猛烈的一拍桌子道:

“蔡瑁,你可想到今日之结局?

襄阳并没有落入袁术那帮人的手中,你的荆襄九郡之主的梦已然破灭。

并且在太上皇的龙威下,洛阳军将士个个骁勇,袁术、袁绍、曹操的联军才有此惨败。

你可以安心的去了。

念你曾经为我襄阳之将,我本非无情无义之人,现赏你一杯美酒,喝完好上路。”

刘表命人喂蔡瑁一杯酒,

蔡瑁现在哪里还有心事喝酒啊,只是一个劲儿的求饶,那哪里是喂酒,简直就是生灌。

当兵的才不管你愿不愿意喝,反正主公下来命令,只管把酒倒进你的嘴里。

刘表见状,叹息一声,朝蔡瑁摆了摆手,士兵如狼似虎地就将蔡瑁往外拖。

正在这时,只听得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紧接着,一个身着素衣的女子风风火火地闯入了厅堂。

那女子容貌秀丽,眉眼间却带着几分焦急与倔强。

她几步跨到刘表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说道:

“主公,万万不可杀我弟弟蔡瑁啊!”

刘表原本铁青的脸,在看到这女子的瞬间,微微一怔,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与犹豫。

他下意识地看了看刘备等人,轻咳一声,说道:

“蔡二小姐,你这是何意?

蔡瑁通敌出卖襄阳,险些让襄阳城生灵涂炭,此等大罪,怎能轻易饶恕?”

蔡二小姐抬起头,眼中满是泪水,她楚楚可怜地说道:

“主公,我弟弟虽有过错,但他也是一时糊涂,被那袁术的花言巧语蒙蔽了心智。

他心中对襄阳城,对主公,还是有几分忠诚的。

况且,如今他已然被擒,也算是受到了惩罚。

若主公今日杀了他,我……我可怎么活啊……”

说着,她用帕子轻轻擦拭着眼泪,偷偷瞥了一眼刘表。

刘表的神色有些动摇,他在心中暗自思量,这蔡二小姐正是自已想要续弦的夫人,若是此时杀了她的亲弟弟,只怕日后夫妻之间定会生出不少嫌隙。

可蔡瑁的罪行又人尽皆知,当着刘备等洛阳军将领的面,若是轻易放过,又如何向襄阳百姓交代,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如果再传到太上皇那里.......

刘备一直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幕,见刘表面露难色,便轻咳一声,缓缓说道:

“景升兄,蔡瑁之罪,确实不可轻饶。

但念在他尚未造成不可挽回的大祸,且如今襄阳城刚刚经历大战,百废待兴,正需用人之际。

若能让他戴罪立功,或许也是一个办法。”

关羽也在一旁微微点头,说道:

“我大哥所言极是,此时杀了蔡瑁,不过是出了一口恶气,

倒不如留他一条性命,让他为襄阳城效力,将功赎罪。”

张飞却有些不耐烦,大声嚷道:

“哼,这等叛徒,留着也是个祸害!

大哥、二哥你们怎么还能为这种货色求情呢!

真是气煞我也。”

典韦、张辽、徐晃、黄忠、文聘等将领也纷纷交头接耳,交流着自已的看法。

刘备脸色渐渐严肃起来,冲着张飞道:

“三弟,不可造次。

我们经常在太上皇身边,太上皇向来主张以仁爱之心待人,想当年董卓一党,其罪相比蔡瑁如何?

太上皇也只是当众砍了董卓一人,其他人包括李儒、李蒙、李傕、郭汜、董旻叔侄,俱按罪行大小判牢狱之灾数年。

其中李蒙也是想要和董旻叔侄里应外合出卖洛阳,太上皇不也留他一命吗?”

张飞不服不忿,

“哼!真搞不懂你们。”

然后独自灌了一杯酒。

刘表听了刘备的话,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看向蔡二小姐,说道:

“看在太上皇和诸位将军的份上,今日暂且饶你弟弟一命。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蔡瑁,从今日起,你便跟着你姐姐回家反省去吧,若敢再犯,定斩不饶!”

蔡瑁原本面如死灰,听到刘表的话,眼中闪过一丝生机,他连忙磕头谢恩:

“多谢主公不杀之恩,多谢刘皇叔和诸位将军,蔡瑁日后定当以死报国,绝不再有二心!”

刘备道:

“蔡瑁,你的罪过不小,但是太上皇向来仁慈,我们也是以太上皇的旨意行事,你要谢还是谢太上皇吧。

还望你以后要痛改前非,争取戴罪立功。”

蔡瑁继续连连磕头道:

“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罪将一定痛改前非,为太上皇效命,不敢再有二心,如有再犯,不得好死。”

蔡二小姐也破涕为笑,再次向刘表和刘备等人磕头致谢:

“多谢主公,多谢刘皇叔和诸位将军,小女子铭记于心。”

一场风波就此平息,众人继续举杯畅饮。

但席间的气氛,却因为这小小的插曲,多了几分微妙的变化。

刘表心中暗自庆幸,自已在刘备等人面前,既给了蔡二小姐一个面子,又没落下一个护短的口实。

随即又道:

“玄德,此番大战,诸位将军鞍马劳顿,不如就在襄阳多小住几日,好好休息一番。”

刘备正要开口,一旁的荀彧轻轻咳嗽了一声,刘备心领神会,微微颔首。

荀彧起身,恭敬地向刘表行了一礼,然后说道:

“刘荆州,我等深知您的盛情。

只是如今战事紧急,局势变幻莫测,我不得不向您说明一番。”

刘表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连忙道:

“愿闻先生高见。”

荀彧目光深邃,扫视了一圈众人,缓缓说道:

“如今二袁和曹操已然大败,太上皇英明神武,早已传旨马腾、韩遂两位将军奔袭袁绍的冀州大本营。

江东的孙坚也已渡江,从背后袭击袁术的寿春。

这两路大军若能顺利推进,对袁绍和袁术来说,那可是釜底抽薪,从此输的连裤衩子都没了。”

说到此处,荀彧微微皱了皱眉头,接着又道:

“然而,现在最令人担忧的却是曹操的兖州。

虽说太上皇已传旨孔融、陶谦从背后袭击曹操的兖州,但孔融、陶谦二人行事向来优柔寡断,怕是会延误战机,误了大事。

即便他们出兵,以曹操的老谋深算,兖州也未必能轻易拿下。

而且徐州兵力本就薄弱,陶谦若是一心想着攻打兖州,恐怕会顾此失彼,徐州有失,局势将更加复杂。”

荀彧顿了顿,端起桌上的酒杯,轻轻抿了一口,继续说道:

“如今战局已然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我们绝不能给袁绍、袁术、曹操这些反贼喘息的机会。

一旦他们重新占据城池,积攒力量,日后再攻打起来,不仅费时费力,还极有可能让他们死灰复燃,再次给太上皇他老人家填麻烦。

依我之见,待太上皇接到刘皇叔的战报后,必定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我们不如趁早向兖州进发,寻得合适的时机攻打兖州,如此方能掌握战局的主动权。”

众人听了荀彧的一番话,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程昱点点头,道:

“左军师言之有理,陶谦、孔融确实是该局中的最大软肋,如果我们不加入,光靠他们,不仅兖州拿不下,甚至就连自已的地盘也有被二袁和曹操吞并的可能。

袁绍一旦丢失河北、袁术丢失寿春等地,必然会考虑从诸侯中相对薄弱的陶谦、孔融下手,而且就近。

因为曹操自然是不会让二袁染指他的兖州的,所以他们只有可能取徐州和北海。”

关羽捋了捋胡须,朗声道:

“二位军师所言极是,曹操此人野心勃勃,兖州又是他的根基所在,咱们若能早日拿下兖州,曹操便如丧家之犬,不足为惧。”

张飞也跟着大声囔道:

“俺也觉得应该趁早攻打兖州,让那些反贼再尝尝咱们的厉害!

说实话,刚才我还没打呢,就结束了,不过瘾,实在不过瘾!”

刘备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看向刘表,说道:

“景升兄,二位军师所言确实在理。

如今大汉正值多事之秋,我等身为臣子,理应为国分忧。

此次襄阳之围已解,我等也不便过多叨扰,待稍作休整,便要向兖州方向靠拢,只等太上皇旨意一下,我们便直取兖州。”

刘表微微叹了口气,眼中流露出一丝不舍,但还是点头说道:

“玄德以国事为重,令人钦佩。

既然如此,我也不便强留。

只是还望玄德在征战途中多加小心,若有任何需要,襄阳城必定全力相助。”

刘备感激地看了刘表一眼,说道:

“多谢景升兄的好意,我等自会小心。

襄阳刚刚经此一役,还需休养生息。”

此时黄忠、文聘离席来到刘表面前道:

“主公,我等愿随皇叔一起取兖州,为咱们襄阳出这口恶气。”

刘表闻听:

“这........”

刘表不敢答应,也不好当着刘备的面拒绝。

目光转移到刘备身上,想要看看刘备是什么意思。

刘备微微一笑道:

“汉升兄,仲业老弟,你们二位这次受伤不轻,还是多多休养为好。”

黄忠摇摇头道:

“皇叔这是哪里话,我等皆为武将,这点小伤不碍事。”

文聘也点头,表示同意黄忠的话。

刘备见二人如此固执,又道:

“襄阳虽然暂时解除了危机,但是谁也不敢保证曹操等人不会杀襄阳个回马枪,曹操向来诡计多端,不得不防。

所以襄阳暂时还离不开二位将军。”

黄忠、文聘闻听刘备此言,觉得言之有理,故而也不便再做坚持。


    (http://jyshuba.com/book/C0F00A-6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
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