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仍在继续,气氛虽因战事的讨论而略显凝重,但总体还算融洽。
酒过数巡,夜色渐深,刘备等人便向刘表告辞,回到了为他们安排的住所休息。
第二日清晨,刘备早早起身,在院中踱步沉思。
他深知此次前往兖州任务艰巨,曹操绝非等闲之辈,兖州城城高池深,又有诸多能臣武将驻守,想要顺利拿下并非易事。
正思索间,荀彧和程昱来到。
荀彧微微拱手道:
“刘皇叔,今日我们便着手准备行军之事吧,尽早出发,也好早日在兖州附近占据有利地形。”
刘备点点头,道:
“左军师文若先生所言极是,只是此次行军,粮草辎重务必安排妥当,切不可出任何差错。”
程昱也接口道:
“皇叔放心,粮草之事我已安排专人负责,定能保证大军的供给。
只是这兵力部署,还需皇叔定夺。”
刘备沉思片刻,说道:
“典韦、张辽、徐晃等将领,本就是西路军的,并不由我们挟制,我建议他们的任务已然完成,就应该返回长安,以免影响太上皇的布局,以及长安的安危。
如果有不轨的诸侯,从长安方向,取潼关,那么洛阳有危。
且马腾、韩遂又不在西凉,典韦将军他们西路军还是早日返回为好。”
荀彧和程昱闻言,相互对视一眼,皆点头表示赞同。
荀彧目光坚定地说道:
“皇叔思虑深远,典韦将军他们西路军确实不宜久留,如今天下局势微妙,他们回去可保长安稳固,以防不测。”
程昱也跟着附和:
“正是,长安乃太上皇重掌朝政以来拿下收复的第一所大城池,根基所在,不容有失。
皇叔对局势的判断精准,此番安排甚是妥当。”
刘备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
他深知荀彧和程昱乃智谋之士,能得到他们的认同,说明自已的决策并无偏差。
随后,刘备又陷入了对兵力部署的进一步思索中。
“至于先锋人选,我意让魏延、甘宁二人继续担当。”
刘备缓缓说道,
“魏延勇猛善战,且心思细腻,有勇有谋;
甘宁水上陆上皆可作战,经过这场襄阳之战,士兵弟兄们对他们也是佩服有佳,此二人定能为大军打开局面。”
荀彧抚须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赏之色:
“皇叔选将眼光独到,魏延、甘宁二人确实是先锋的不二人选。
他们二人配合,定能在这次的兖州之战中再获新功。”
“中军便由我与云长、翼德统领,左右军师你们也随我一同坐镇中军,掌控全局。”
刘备接着说道,
“如今子龙已经押送颜良、文丑、张郃返回洛阳,并将我们的战局设想汇报太上皇知,相信太上皇很快便会做出部署,可能我们还不等到达兖州之地,便会收到太上皇的旨意。”
荀彧和程昱点头道:
“不错,以太上皇的睿智,一定会马上做出配合我们夺取兖州的部署,毕竟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而且通过这次襄阳之战,我们的兵力又得到了扩张,在这场战役中俘虏的近五万多袁绍、袁术、曹操的兵马。
先暂时由关羽将军和纪灵将军统领整编,现在看来这些士兵只能跟着我们北上兖州,在战争中火线整编吧。”
刘备听了荀彧和程昱的话,缓缓点头,目光中透着坚定与决然:
“就依二位军师所言,即刻准备启程。
此次出征兖州,乃重中之重,务必谨慎行事。”
说罢,刘备和二位军师,来到襄阳城外洛阳军队驻扎的联营。
此时,朝阳初升,金色的光辉洒在将士们的身上,映照着他们坚毅的脸庞。
刘备环视四周,大声说道:
“诸位将士!
此次我们即将挥师兖州,曹操乃祸国之贼,兖州乃其老巢,我们定要一举拿下,为大汉除害,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为大汉除害!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将士们齐声高呼,声浪震天,士气如虹。
与此同时,典韦也在集结西路军的将士们,准备返回长安。
他来到刘备面前,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地说道:
“刘皇叔,此番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
祝你们这次取兖州之地,一帆风顺,马道成功。”
刘备走上前去,拍了拍典韦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典韦将军,长安责任重大,还望你多加小心。
待平定兖州,我等会在洛阳再聚。”
典韦重重地点了点头,翻身上马,一声令下,西路军的将士们整齐列队,向着长安方向进发。
而在襄阳城的城门外,此时已经聚集了大量的百姓和襄阳的文臣武将。
刘表身着华丽的官服,亲自率领众人出城为刘备、典韦和洛阳军送行。
看到刘备等人骑马而来,刘表快步迎上前去,再次抱拳行礼,感激地说道:
“刘皇叔,此次襄阳之围,多亏了您和洛阳军的相助,襄阳百姓将永远铭记这份恩情。
如今皇叔要出征兖州,我在此预祝皇叔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刘备也连忙下马,回礼道:
“景升兄客气了,我等身为大汉臣子,自当为国立功。
襄阳百姓的热情,我等也铭记于心。
还望景升兄在襄阳好好治理,为太上皇分忧,遵照朝廷统一的法令,让百姓安居乐业。
让荆州九郡的百姓也早日享受到太上皇法令的福祉。
黄汉升将军在洛阳已然见识到了洛阳的景象与气象,景升兄不信可以问汉升,现在长安完全按照太上皇的政令实施,百姓的幸福指数明显上升。”
刘表点头道:
“玄德放心,经此一劫,我心中早已有了盘算。
从此为太上皇马首是瞻,坚决按照太上皇的法令、政令治理荆襄九郡。
还请玄德把愚兄的意思带给太上皇知。”
刘备微微一笑道:
“一定,一定。”
襄阳的文臣武将们也纷纷上前,向刘备及洛阳军的将领们敬酒壮行。
黄忠和文聘虽然心中仍有跟随刘备出征的想法,但此时也只能强忍着不舍,向刘备表达祝福。
黄忠眼中带着一丝遗憾,说道:
“皇叔,未能随您一同出征兖州,实乃黄忠之憾。
但请太上皇放心,黄忠定会守好襄阳,守好大汉的江山。”
文聘也拱手道:“刘皇叔,文聘愿为襄阳的屏障,保襄阳一方平安。
待皇叔回到洛阳后,一定帮忙把文聘的心意带给太上皇知。”
刘备微笑着点头,对二人的忠诚表示赞赏:
“有二位将军镇守襄阳,太上皇应该放心了。望你们多加保重,我代太上皇谢过二位将军。”
“哎呦,皇叔言重了,忠于大汉,忠于太上皇,”
随后,襄阳的百姓们纷纷献上美酒、干粮等物品,表达着对洛阳军的感激之情。
他们有的挥舞着手中的旗帜,有的高声呼喊着祝福的话语,场面热烈而感人。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走上前来,颤抖着双手将一个装满美酒的酒坛递给刘备,眼中满是崇敬:
“刘皇叔,这是我们襄阳百姓自家酿的酒,您带上路上喝。
愿您此次出征,顺顺利利,早日打败那些个反贼。
求您帮我们给远在洛阳的太上皇带个话,就说我们襄阳的百姓感谢他老人家的恩泽。
皇恩浩荡,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备接过酒坛,感动地说道:
“多谢老人家,我等定不负百姓所望。
一定把咱们襄阳百姓的话带给太上皇。”
在百姓们的欢呼声中,刘备翻身上马,一声令下,洛阳军的将士们整齐列队,向着兖州方向进发。
(http://jyshuba.com/book/C0F00A-6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