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缺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章 缺水

 

似是为了证明自己真的不需要广纳后宫,秦越每日花了更多的时间待在御书房里,吴依也只得跟着他受苦,连着好几日都没能见到高挂的太阳。

如此勤勉地过了五日后,吴依又视死如归地立在了御案前。

“陛下,臣有事启奏。”

“讲。”

“如今正是万物丰收的时候,陛下何不出宫去瞧瞧秋收?看看民生?”

“你想出去玩了?”

“非也,古人早就有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看一万本奏折不如亲去民间走一遭,陛下,您已经连续五日伏案不起,也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秦越并不觉得身体有任何不适,可他听出了吴依义正严辞间的迫切,又看到她眼中巴巴的乞求,想着他年纪尚幼,拒绝的话便有些说不出口。

“视察民生,的确是件大事要事,陛下不如邀百官同行,还能一起商议国事,并不算懈怠。”

这段时间陪着秦越,吴依已经深深地认识到他是一个工作狂,每日里批完奏折还会主动找事来做,不是看书便是叫各路大臣来询问民情,十分敬业。

他是铁打的身子,能像生产队的驴一样孜孜不倦,可是自己却不行啊。

连日站着已经很累了,还得打起十二分心神应对他突如其来的问话,吴依真的累了。

她的计划是:把秦越支出宫去,自己不用奉茶,就能回到家里躺个一天半天的,岂不美哉。

“既是出巡视察民情,便无需带太多人,叫上户部和兵马司的人,再加上你和忠保便够了,去安排吧。”

吴依没想到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垂头丧气地叫了忠保,把秦越的意思说了,马不停蹄地安排起明日出行的事。

秦钰得到消息时高兴得跳了起来,终于能出城了,连忙叫着几个下属备马。

户部的几位大人则是叫苦不迭,他们都是文臣,不管是骑马还是坐马车,都不是件舒服的事。

而且跟着陛下出行,若是百姓安居乐业还好,若是出现了问题,可是要被问责的。

明日出行,今日才来通知,让他们一点准备都来不及做,心里完全没底。

“吴大人,这可是你的主意?”

对方面色不善,吴依当然不会把头伸出去让人乱砍,只得讪讪地笑着说:“我也只是个跑腿传话的,各位大人早做准备便是。”

“吴大人的想法总是天马行空,也不想想,这老祖宗定下来的规矩能延续至今,靠的是什么?”

吴依也懒得再陪笑,板正了脸色说:“大人若是心有不愿,去陛下面前禀明便是,不必在下官这里甩脸子。”

真是笑话,她当初成为宠物主播,便是因为不想陷入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里勾心斗角,没道理穿越之后还要给人陪笑脸。

再说了,她是为这个世界最厉害的大佬跟前的马仔,怎么说也有点威风在身上,岂能被一群臣子拿捏?

那抱怨的人闭了嘴,等她走后才又说起闲话。

“不过是区区五品茶博士,仗着陛下宠爱便这般狂妄,却不知帝王心是最难测的,我看他能张狂到几时?”

“别说了,吴白衣圣眷正浓,你我都克制些。不要让陛下看出端倪,心生不悦。”

秦越要出行,并没有闹得人尽皆知,只是宣布了沐休提前,除了户部和兵马司的官员,其他人都欢呼雀跃,平白得了一日闲。

因着吴依是在秦越跟前儿伺候的,便和秦越坐在同一辆马车里,她天还没亮就到宫门外候着了,马车一动便打起了瞌睡。

上车时她便发现了这辆马车内部的奢华,车壁厚厚的,坐垫也软软的,还有好几个小枕头,两床柔软的毯子,所有东西都准备得极为周到。

刚开始她还不太敢动这些东西,见秦越拿着书半个眼神都没赏给她,她才小心伸出手去扯那条天青色的毯子,秦越似乎看到了,但没有说话,她便把这当作是默认。

毫无心理负担地弄出一个全包围的小窝,抱上小枕头,调整到最舒服的姿势,享受地叹出一口气,本就不顽强的意志很快就被睡意击溃。

没一会儿,吴依就轻轻打起了呼,平缓的呼吸声在安静的车厢里极为明显。

秦越皱着眉看过去,吴依的脸已经压在车壁上,脸上的肉被挤得鼓了起来,嘴巴微张着,显出更多稚气。

还是孩子几个字又在他的脑中冒了出来,想着他尚未及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睡些觉也正常,苛责的话便说不出来了。

今日定的地方离京城并不远,就在城外十几里地的村庄,不属于任何官员的庄子。

秦越想看到真实的民情,所以选了这么个地方。

他们在村外山脚下停了马车,马车停下之后,吴依便醒了,擦着嘴角的口水迷迷糊糊地站起来,跟着秦越往车厢外走。

秦越比她先下去,她想着马车很高,很自觉地抓着秦越的胳膊把脚探了下去。

秦越清冷地扫了她一眼,见她立刻就收回了手,便没跟她计较。

这一幕被跟着的几位大人看在眼里,皆是心中一动,再看吴依便多了几分敬畏。

陛下居然能够容忍吴大人把自己当做手杖?他们之间的君臣关系竟然已经亲密如斯?

恐怖,太恐怖了!

向路过的村民问路后,一行人便往村子里面走。

沿途所见的确是一片金黄,每棵稻谷都被压弯了腰,看起来是丰收之象。

田地里已经有人在进行收割,边上树荫下还坐着两三个小孩儿,若是画下来,便是一副和乐的丰收图。

吴依的心情也跟着好起来,这样的景象与二十一世纪的丰收景象完全重叠,让她缓解了不少思乡之情。

历经千年,人们仍然按照古老的方式获取食物,从土地中收获希望,时空交叠间,她突然就想开了。

在哪里都是活着,在哪里都能活着,应该珍视当下。

又走了很长一段路,目光所及之处的景象都差不多,多少有些乏味。

日头越挂越高,吴依不经晒,浑身都开始冒汗,渴得不行,很想找个地方歇歇脚。

但遇到的村民都是对着他们比手划脚,就是不开口说话。

转而吴依便发现了村子里的怪异之处,不管是在田间地头还是村子里面,都没有说话的声音。

秦越也觉察出来了,对着秦钰使了个眼色,秦钰便上前与人搭话。

那人连笔带画了很久,秦钰都弄不明白他的意思。

没办法,那人只得开口说话,声音极为沙哑,像是被从泥缝里挤出来的一般。

“村里缺水,天气又热,为了不那么口渴,才不说话的。”

“可这里种的都是水稻,而且长势极好,是从哪里来的水?”

“别提了,”那人苦笑着摆手,“养活这些水稻至少得去掉半条命,可若是不养活它们,我们连半条命都保不住。”

吴依回马车上取了水袋递过去,让他详细讲讲。

那人拿起水袋极为珍重地呡了一小口,几乎只是润了润嘴唇,便又把水还了回来。

吴依很大方地把水袋推到那人胸前:“水袋送你了,你说说是怎么回事?”


    (http://jyshuba.com/book/FIC0AE-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
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