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太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章 太学

 

但作为大幽朝最高领导人身边的马仔,她知道这件事推脱不了,只得认命地拿起纸笔开始写讲课提纲,力求在那些二世祖面前不要太过丢脸。

秦越下朝后回了御书房,看着俯案疾书的吴依满意地点了头。

“吴卿,不必如此严谨......”

吴依应声直起身来,露出了面前张牙舞爪看起来极为张狂的几排字。

秦越说了一半的话就这么停住了。

“吴卿的手受伤了?”

秦越端详着吴依握着笔的手,光洁无痕,灵活自如,也不像是受伤的样子。

吴依顺着他的目光看向面前如同狗爬的字,难得感到无分汗颜,她从大学毕业之后就没怎么握过笔,这里的毛笔她又用不惯,能写到字能被认出来的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

快速地将那张写满提纲的纸折好,吴依露出个完美的笑容,如同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陛下,是不是该去太学院了?”

“嗯。”

秦越走在她前面,面无表情地陷入深思,为何吴白衣连字迹都变了?

之前水车制造图上的字定不是她写的,那句讨好卖乖的话倒是她的手笔,本以为是她故意写成那样以博君一笑,没想到竟是她的真实书写水平。

就算是之前撞了头,性情有变,但书写姿势维持了这么多年,怎么也跟着说变就变了?

“吴卿,你可还记得我们儿时在这里发生的事?”

吴依闷头走在他身后,闻言抬起头看向一旁的水池。

“记得,当时先帝得了几尾龙鱼,每日都要到这里来看,一坐就是很长时间,忘记了与陛下的约定,陛下气不过,便带着臣一起来把龙鱼给捞了一条,做成了鱼羹。还,还受了先帝责罚。”

说受了责罚已是她修饰过的措辞,事实是秦越被罚跪了一个时辰,还被罚抄佛经,自己也跟着写了不少字。

吴依小心地觑着秦越的脸色,这种童年糗事,为什么还要特意提起?

秦越转过头定定地看着她,目光莫名:“吴卿居然还记得?”

“与陛下之前的桩桩件件,臣都记在心里,一件也不敢忘。”

“嗯。”

秦越嗯了一声之后又不说话了。

吴依轻啧一声,跟这样的人说话真累,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这不上不下的,真让人不舒服。

两人停在了太学门口,里面的宫女太监呼啦啦跪了一片,秦越抬手阻止了他们发出声音,没让任何人进去通传,长腿一迈往里走,吴依只得跟上。

太学里是按年龄分的班,天地玄黄四个班,相当于现代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

迈过第一道门,从前院进了讲学授课的区域,便能听到几位先生抑扬顿挫的声音。

吴依一起以为古时的先生都跟电视里演的一样,瘦高、白净,留着胡须,严肃古板,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她透过半开的窗户看到个矮胖的先生,胡子特别短,肚子有些突出,正站在教室中间授课,表情生动而喜感,与印象中的古时先生大相径庭。

五殿下秦无忧被点起来背书,支支吾吾地背不出来,吴依能感觉到身前秦越的气压越来越低,心中为可爱的五殿下点了蜡。

“陛下,我们是要去哪个班?”

“去天班,不久后,那里坐着听课的人都将步入朝堂。”

大幽朝的选官制度很奇特,一部分官员是通过科举考试选出来的有用之才,另一部分则是因为会投胎,受了祖宗庇护,到了一定年龄就能有个官职。

所以朝堂之上官员们的关系盘根错节,十分复杂。

这样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就是,一件事不管好与不好,总能得到周全,就算是负责的官员做不好,也会有人教他,不至于让事情推进不下去。

坏处就是,有些无才之人也进入了朝堂 ,无功无绩无作为,仍在朝堂上占有一席之地,这样的人为数不少,所以要想把每件事都做好也很难。

吴依总结了一下,怎么说呢?太平盛世这种情况就还好,若是在乱世,大幽朝便只能被别国吞并。

两人走到天班门口,讲课的先生不在,里面的二十来个学生正在休息,三五个围在一起谈天说地,并不知道门品站着尊大佛。

秦越并没有进去,而是身子一侧贴着墙,听起那些年轻人的墙角来。

真狗。

吴依感叹一声,站到了他身旁,干脆利落地把耳朵贴到了墙上。

“以后你们想去哪里当值?”

“当然是户部了,那里可是大幽的钱袋子。”

“我还是想去兵马司,每天都能去城里走一走逛一逛,可比整日窝在房里舒服自在得多。”

“要我说啊,还是得去御前,你们没见那吴白衣飞黄腾达么?只要说几句好听的,讨了陛下欢心,比做出什么功绩都有用。”

吴依听得目瞪口呆,这些人从哪里来的误解啊?

一,她没有飞黄腾达,至今也就得了一次赏金,每月的俸银还是只有那几两银子。

二,她也不是那种溜须拍马的人,在秦越面前从不多言,更没说过什么讨好的话。

三,她也没能讨到秦越什么欢心,赏金也是因为弄出了水车的制造图,有利民生才得到的,秦越再见自己,只是没了杀意,离得了欢心的程度还远着呢。

她无意识地嘟起嘴,默默抠起墙壁,木板搭的墙发出细碎的声响,秦越拧起眉转过身,低头看向她。

“怎么了?”

“他们乱讲,臣明明不是那样。”

“你是什么样的人,朕心知肚明,他们所言,你亦不必当真。”

吴依感动地抬起头,秦越居然能说出如此暖心地安慰之语?

她像是在被人欺负时有了撑腰的人,立刻就把背挺直了,肉眼可见地恢复了生机。

“陛下能明白臣的忠心便好。”吴依隔墙指着天班里还在高谈阔论的那些人问,“我们何时进去?”

“等先生来。”

不多时,一个跟吴依刻板印象里长得一模一样的先生走来,极为面熟。

那人立在他们面前向秦越行礼:“参见陛下。”

“先生有礼。”秦越难得地回了礼,吴依有样学样便跟着回了,直起身时才想起这人就是秦越的先生杨明逸,真正的帝师。


    (http://jyshuba.com/book/FIC0AE-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
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