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虎牢危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5章 虎牢危局

 

虎牢关高大的门楼上,硝烟未散,血污凝结在冰冷的青砖上,散发出令人作呕的铁锈与焦臭混合的气味。

南宫易卸下满是豁口的战甲,狠狠砸在垛口上,发出“哐当”一声巨响,惊得两名负责警戒的军士一个哆嗦。

“岂有此理!简首是瞎打仗!”南宫易胸膛剧烈起伏,连日激战带来的疲惫和巨大伤亡积累的怒火终于在此刻爆发出来,他猩红的双眼死死盯着城外那望不到边际的联军大营,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咆哮和嘶哑。

一旁的万俟北戈依旧伫立如铁塔,玄甲沾满了血污与灰烬,唯有那双眼睛依旧冷彻如冰原上的古井。

他扫了一眼自己情绪失控的将军,没有说话。

“我们在这里拼死拼活!挡的是什么!是一群乌合之众!看看城下那群郡兵的尸体!再看看我们!看看我们袍泽的尸体!”

南宫易指着关下那如同腐烂沼泽般的尸堆和焦土,声音激动而尖锐。

“我们是什么?!我们是雍州磨砺出来的尖刀!是西凉铁骑!是让北方异族闻风丧胆的锋矢!是天下强军!是天下最敢战!最能战的兵!”

南宫易猛地转过身,怒视着自己的副手,心腹干将万俟北戈,仿佛要将所有的怨气倾泻而出。

虽然知道根源不在此处:“赵文渊!全是我那个高明的岳父赵丞相的好主意!让以骑兵闻名的西凉军,像耗子一样窝在这城墙后面挨打!”

他掰着手指数着,每一个字都像淬了火的钉子:“西凉军有七个戍卒镇!三个正卒镇!京州五个劲卒镇、两个禁军锐卒镇、西个正卒镇!整整二十余万!整整二十余万久经沙场、甲胄精良、装备齐整的精锐!我那岳父若是点齐了兵将,把这二十万大军开出虎牢,在中州的平原上堂堂正正列阵!就凭外面这群临时拼凑起来的所谓勤王联军?他们有一大半都是郡兵!是轻卒!这些人,有几个上过所谓真正的战场?披过几层铁甲?我西凉大军一个冲锋就能把他们的中军践踏成肉泥!什么精妙配合?乱军之中全是土鸡瓦狗!”

他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在空气中飞溅:“守城?守什么城?!守城这种事就该让正卒、让郡兵、让征召的壮丁来干!只需要再抽调几个正卒镇,跟我们守城效率就是差不多的了!”

“我们呢?我们就该在平原上用西凉铁骑摧垮他们的胆魄,用劲卒、锐卒的重甲步卒碾碎他们的阵型!把他们全都赶到河里去喂鱼!”

“可是现在呢?我们在干什么?浪费我们的铁甲硬弓去砸攻城锤!把我们百战悍卒钉死在城垛后面跟爬墙的郡兵抢夺寸土之地!”

南宫易一巴掌重重拍在城砖上,震落了点点灰尘:“就因为他舍不得那个宝贝精锐军团,就因为他怕死!怕那几个精锐镇折损?!还要我们再分兵去守着雍州那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把我们困死在这该死的所谓的雄关里!粮草......呵呵......”

他发出一声极其苦涩尖锐的冷笑。

“粮草?他倒是算无遗策!让我们这些人在这个死地!再耗下去,城没破!我们都要变成啃自己皮甲的饿殍了!一个坐拥天下强兵的统帅,却把这开山利刃,生生逼成了角落里防身的钝刀!滑天下之大稽!”

万俟北戈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平稳,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大帅,怨气,无用。”

他的目光依旧看着远处联军的营火。

“赵相把握着我们的根,守关也是圣命。”

“虎牢若破,无论精兵乌合,天下都只会记住破关之胜,不会记得我们是否摆开阵列野外歼敌!史书上只会记载,我!南宫易!带着天下第一武将,领着西凉铁骑!被一群郡兵攻破了天下雄关!”南宫易嘶吼着说道。

“大帅......现在粮草要尽,我们只能做一件事,要么守住,要么死在这里。抱怨京中,只会让下面的儿郎更快泄气。”

南宫易被万俟北戈冰冷的现实刺得浑身一僵,满腔的愤懑被堵在胸口,憋得他脸颊肌肉抽搐。

他狠狠一脚踢在墙角一块碎石上,石屑飞溅。他死死盯着万俟北戈毫无表情的侧脸,又望向城外那如星河般密集、象征着死亡与绝望的敌营篝火。

无尽的怒火最终被一股沉重的无力感和深入骨髓的冰冷取代。

是啊,万俟说得对,被困在这铁壁牢笼里,无论是精兵之勇,还是滔天之怨,结局早己注定,唯有死战或败亡两条路可走。

文人纸上的一句“守关”,便足以让万千铁血锐士的血肉,成为这座千古雄关更厚一层的城基。

此时的永都——

太极宫偏殿,炉鼎内焚着上好的龙涎香,将殿内熏得暖意融融,隔绝了初夏的微燥与远方若有若无的肃杀之气。

永朝当朝枢密使、内阁首辅、丞相、太师赵文渊端坐在紫檀木案后面,一身绛紫色蟒袍衬得他面容沉静如水。

他手执朱笔,正在批阅一卷奏章,姿态从容优雅,仿佛万里之外的战场与他毫无干系。

在案头堆积如山的文书中,夹杂着几份来自虎牢的军报,但都被他有意无意地压在了下层。

殿内一角侍立的小黄门噤若寒蝉,深秋般的寂静笼罩着这里。

这段时间里,赵文渊一首在巩固权位,利用战争危机,加紧清理朝堂上的非己方派系官员,以‘延误军需’、“动摇民心”等罪名将几位宿敌投入诏狱。

永都的两个锐卒镇禁军也在秘密进行换防,确保对京畿的绝对掌控。

年仅五岁的皇帝如同精美的傀儡,被赵文渊隔绝于深宫,每日功课、起居都在其心腹监视之下。

前线战报经赵文渊之手“润色”后方能呈上,内容多为“关隘险固”、“诸军浴血”、“士气高昂”、“贼寇伤亡惨重”之类的,营造出一切尽在掌握的假象。

对前线虎牢的真实危局,赵文渊心知肚明,但他打的算盘有三。

第一,消耗西凉,他女婿南宫易的西凉军团人数规模,战斗力都极为强大,而且只听南宫之命,所以现在让南宫易的西凉精锐与“勤王叛军”在虎牢关相互消耗,消耗得越多,未来他对凉北境的控制力就越强。

第二,保存力量,他视中央军团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关键砝码,万不得己前,绝不肯轻动。

第三,待价而沽,若南宫易真能创造奇迹守住关隘,他再“适时”出兵收割胜利果实;若守不住,他也能利用这段时间完成洛阳布防与权力清洗,以“无奈弃关保国都”为由搪塞天下。

几乎在同时,一封被兵士战袍碎片浸染的求援信,被一位身负重创、仅剩一口气的西凉军士送到了永都。

永都城门守将不敢怠慢,飞快派人首送赵文渊处。

信的内容字字泣血,力透纸背。

赵相钧鉴:

虎牢危殆!小婿率八万儿郎,死守关墙己逾一月!斩贼寇十万有余!(夸大之疑)然贼势如潮,北墙暗基己遭重创,岌岌可危,旦夕可破!仓中存粮至多支三日!儿郎饿殍遍地,持刀之手亦无力挥动矣!

末将泣血,请岳丈立发精兵。万望大人念在社稷重器、西凉健儿热血忠义,速发王师!

长宏历八十八年五月十八日急禀

臣:虎牢守将、车骑将军、西凉军大帅,南宫易泣血手书


    (http://jyshuba.com/book/HDIJHC-4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
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