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中秋话别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章 中秋话别离

 

秋阳懒懒地爬上宋府高耸的马头墙,将青灰色的瓦当染上一层暖金。庭院里,几株老桂树开得正盛,细碎的金黄密密匝匝缀满枝头,甜腻的香气沉甸甸地弥漫在空气里,几乎要压弯了那几根不堪重负的老枝桠。

东跨院里,陈氏坐在院子里石桌旁的藤椅上,整理着楠烟穿小了的几件衣服,想看看能不能改改。这时,跨院里伺候的刘妈拎着两篮子石榴走来,“太太,这是宋福刚送过来的石榴,说是原来咱们庄子的李老头乡下院子里种的,今天刚摘下,新鲜着呢!”陈氏望向这两篮红彤彤的,像一簇簇凝固的小火苗,似的石榴,它们仿佛提醒着一年的秋收时节又到了。

这时,院外又传来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带着一种熟悉的轻盈。陈氏抬眼,便见宋时玥穿着一身素雅的月白杭罗旗袍,外罩一件薄绒开衫,正穿过庭院走来。她脸上带着温婉的笑意,身姿比未嫁时更添了几分沉静的韵致,只是眉宇间,似乎笼着一层不易察觉的薄愁。

“娘。” 宋时玥跨进门槛,声音清润地唤道。

“玥儿来了!”陈氏脸上立刻绽开笑容,赶忙放下手里的物件,伸手拉过女儿在身边坐下,细细端详,“瞧着气色不错,方家那边可好?”

“都挺好的,娘放心!”宋时玥温顺地应着,坐在母亲身旁的石凳上,她接过刘妈端过来的热茶,“我刚才听宋福说爹爹去商会了,最近家里都还好吧?”陈氏点点头“唉,家里就这样,你林姨娘那边时不时地闹腾,你爹不愿看见那不争气的。”时玥捧着温热的茶盏,指腹轻轻着细腻的瓷壁,沉默了片刻。厅堂里隐隐有桂香浮动,院外偶尔几声清脆的鸟鸣。这短暂的静谧,仿佛在酝酿着什么。

“娘,”宋时玥终于抬起眼,看向母亲,声音比刚才轻了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滞涩,“我今日回来,是有件事要跟您说。”她顿了顿,似乎在寻找合适的措辞,“文清……前几日接到了省城的调令,让他中秋节后回省城复职,听候调遣。”

“调令?”陈氏脸上的笑容凝固了,“回省城?这么快?”她下意识地追问,“那……你呢?”

宋时玥微微低下头,看着茶盏中袅袅升起的热气:“我……自然随他同去。省城路途不近,这一去,怕是不能常回来看您了。”她的话语很轻,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陈氏心中漾开一圈圈苦涩的涟漪。

陈氏只觉得一股酸涩猛地冲上鼻尖,眼前女儿温婉的面容也变得有些模糊。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喉咙却像被什么堵住了。省城……那是多远的地方啊!刚解决了女儿的婚姻大事,这才安稳了不过一年光景,怎么又要远行了?这乱糟糟的世道,山高水远的,怎么放得下心……

“省城……好啊,”好半晌,陈氏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带着强撑的笑意,干涩地开口,“文清年轻有为,调回省里是好事,前程远大……是该去的,该去的。”她伸出手,像怕女儿会立刻消失似的,紧紧攥住了宋时玥放在膝上的手,着女儿的手背,声音却不由自主地低哑下去,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哽咽,“就是……就是娘这心里头……舍不得啊……这一去,千里迢迢的,路上不太平,到了那边,人生地不熟……”

“娘,”宋时玥反手握住母亲冰凉微颤的手,眼眶也微微泛红,“您别担心,文清在省城还有些故交旧识,安顿下来不难。我会常写信回来报平安的。”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轻松些,“等那边安定了,寻着机会,就接您过去住些日子。”

陈氏连连点头,嘴里应着“好,好”,眼泪却再也忍不住,扑簌簌地滚落下来,滴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印记。她慌忙用帕子去擦,越擦泪水却越多。她舍不得,是真的舍不得。这个自小就最让她省心,又经历了离家、成婚的长女,如今又要远赴他乡。这世间的离别,为何总是不期而至,又如此令人心碎?

中秋的圆月,如期升上了安南城墨蓝色的夜空,清辉如练,洒满宋府雕梁画栋的庭院。府内处处张灯结彩,悬挂着应景的兔儿灯、月宫灯,将平日肃穆的宅邸映照得暖意融融。空气里弥漫着月饼的甜香、新开坛的桂花酒香,还有厨房里飘出的家宴菜肴的浓郁香气。

正厅里,宴席早己摆开。宋世安端坐主位,虽经前番打击,精神略显萎靡,鬓角霜色更浓,但此刻也强打起精神,换上了一身簇新的深色绸袍。陈氏坐在他下首,脸上敷了薄粉,努力掩去眼底的微肿和愁绪。顾小英的位置空着,铺着锦垫的椅子无声地诉说着缺席的悲伤。林可儿坐在稍远些的位置,经历了一场场不争气的儿子带给她的打击,她整个人仿佛被抽干了精气神,再没了以前在交际场上的神采,身上裹着一件素色的夹袄,眼神空洞地望着面前精致的碗碟,对周遭的热闹恍若未闻。

宋时玥和方文清坐在宋世安的另一侧。方文清今日穿着合体的深灰色中山装,显得挺拔而儒雅,言谈举止间对岳父岳母恭敬有加。宋时玥则是一身藕荷色暗花旗袍,温婉娴静,只是眼波流转间,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离愁。时莹挨着宋时玥坐,她特意穿了件喜庆的桃红色夹袄,努力想让气氛更热闹些,拉着姐姐小声说着最近的趣事。而楠烟,则像只乖巧的小鹿,紧紧挨在二姐时莹身边,身上穿着陈氏新给她做的鹅黄色小袄,衬得小脸愈发苍白瘦削。她低着头,长长的睫毛垂着,只在姐姐们说话时,才飞快地抬眼看一下大姐,那眼神里充满了依恋和一种即将被抛下的惶恐。

“来,今日中秋佳节,又逢文清高就,双喜临门!”宋世安举起手中的青玉酒杯,声音带着刻意的洪亮,试图冲淡空气中无形的压抑,“大家共饮此杯,贺团圆,也祝文清和玥儿此去省城,前程似锦,一路顺遂!”

“谢岳父大人!”方文清连忙起身,恭敬回礼,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祝大姐、姐夫一路平安,前程远大!”时莹也笑着站起来,声音清脆。

楠烟跟着二姐怯怯地站起身,小手也端起面前装着甜米酿的小杯子,嘴唇动了动,却只发出蚊子般细小的声音:“……大姐……姐夫……一路平安。” 说完,眼圈就迅速地红了,连忙低下头,将米酿胡乱灌进口中,试图掩饰。

宋时玥看着妹妹那副强忍泪水的模样,心尖像被针扎了一下。她端起酒杯,目光缓缓扫过父亲强撑的笑脸,母亲泛红的眼眶,二妹努力活跃气氛的俏脸,最后落在楠烟低垂的、微微颤抖的小脑袋上。离别的愁绪如同厅外浓郁的桂香,无孔不入地缠绕上来。

“爹,娘,”宋时玥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却努力维持着平稳,“女儿此去,不能在跟前尽孝了。家中诸事,万望二老珍重身体。时莹,”她看向妹妹,“你要懂事些,多帮母亲分担,也要……好好照顾楠烟。”她最后的目光落在最小的妹妹身上,充满了无尽的不舍和担忧。

“姐,你放心!”时莹立刻拍着胸脯保证,眼圈却也红了,“家里有我呢!楠烟交给我!” 她伸手揽住楠烟瘦弱的肩膀。

楠烟终于忍不住,猛地抬起头,大颗大颗的眼泪断了线似的滚落下来,她挣脱二姐的手,几步扑到宋时玥身边,紧紧抱住她的腰,把小脸深深埋进姐姐温暖的怀里,压抑着声音呜咽起来:“大姐……不走……别走好不好……” 小小的身体因为哭泣而剧烈地颤抖。

这一下,彻底击碎了强撑的平静。陈氏的眼泪瞬间决堤,忙用帕子掩住口鼻。宋世安重重地叹了口气,别过脸去。连方文清也面露动容,轻轻抚了抚妻子的肩背。

宋时玥紧紧抱着怀中哭得发抖的妹妹,心如刀绞。她低下头,脸颊贴着楠烟柔软却冰凉的发顶,温热的泪水无声地滑落,滴在妹妹的发间。她轻轻拍着楠烟的背,像安抚一个初生的婴孩,声音轻柔而坚定,却带着无法掩饰的破碎感:“楠烟乖……不哭……大姐……会回来的……一定会回来看你……你要好好的……听二姐的话……好好吃饭……好好念书……” 每一个字,都浸满了离别的苦涩与万般不舍。

家宴就在这浓得化不开的离愁别绪中艰难地进行着。佳肴珍馐,玉液琼浆,此刻都失了滋味。窗外,月华如水流淌,清冷地映照着这满堂的团聚,又无声地预告着即将到来的、人世难料的分别。欢声笑语被压抑的啜泣和沉重的叹息取代,唯有那轮亘古不变的圆月,冷冷地悬在高天,俯瞰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http://jyshuba.com/book/HFFBDB-2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
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