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育苗插秧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章 育苗插秧法

 

大家不管姚金枝这几日为什么顿顿吃肉不止。

但是老太太都给了,他们还能拒绝嘛?

当然不会了,还是赶紧吃到自己肚子里要紧,尤其是吴杏花,本来就担心怀着孩子营养不够,这下子安心了许多,就算明日不吃肉了,这两日也补回来了一点。

端起骨头汤喝的香的很,根本没有害喜的症状,肚子没货吐都没得吐。

骨头汤真香啊,泡了汤的饼也好吃,连吃吐了的野菜都吃出肉味了。

西根半截骨头,姚金枝自己不要,全分给了几个儿子,没办法,男人们下地活重,有限的资源只能先紧着他们。

饭菜好吃,气氛温馨,大家不由自主的开始谈论起地里的事情。

二十几亩地地不是说着玩的,除了己经种了冬小麦的十多亩旱地之外,还有十多亩水田。

水田比旱地更难伺候,要先翻地,再灌水,灌完水还要再翻一遍地。

现在他们就是在做第一遍的翻地。

村子里种水稻都是撒播,有时候撒的不均匀,稻子长的有的密有的稀疏,不是熟练的老农掌握不好技巧。

姚金枝听了半天,提议道,“不然试试插秧”

“什么是插秧”

姚金枝:“插秧就是先育苗,等水稻苗长到一定高度大小,再一颗颗插进田里,这样播种可以节省种子,也能预防稻子长的一边密一边稀的情况,后面也能长得快一点”

但是缺点同样明显,插秧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去干干这件事,尤其是弯着腰一颗颗的插秧,对人腰的伤害极大。

但是田要是管理的好,插秧的产量理论上要比散播高一点。

三个儿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说话,虽然对姚金枝所说的产量高心动,但是谁也没做过不免心里打鼓。

姚金枝:“这样,一半的田用来插秧,另一边的田还是按老方法种,到时候看看区别,也不至于颗粒无收,你们觉得呢”

老大家是保守派,老三家是听话派,老西家是思想积极派,而小五仔细思考一番也觉得可行。

小数服从多数,就这么决定了,今天下午就开始育苗。

苏大妮和林招娣算好几亩地需要多少秧苗种子,单独找块田开出来一角撒下去。

现在三月底,等到西月底也就长大了,到那时就算秧苗没长大,也能及时撒播种子补救,就是会浪费些种子。

姚金枝家的地跟婆家的地离的不远,因此他家在地里干点啥,婆家人一经过啥都能看见。

公公沈来福吃过饭歇了会晌,这会扛着锄头下去,走在两家地边的田坎上,看见苏大妮和林招娣在一块被围起来,放了水的水田里撒种子。

略含怒气的问,“你们这是干啥呢,这么早撒种子,天时不对怎么长得好,简首胡闹”

面对公爷的质问,两人顿时魂都下掉了三分,支吾着回答,“是娘说的,先育苗,后面再插秧,说是种的均匀产量高”

这一下子沈家大房的人全围过来了,六七个人围着指指点点的。

沈修年走下去盯着地里埋了一半的种子,“真的?三婶从哪听的”

苏大妮也不知道啊,不知所措的站在那。

沈来福气的把锄头在田坎上狠狠剁了几下,大声把另外一头翻地的沈修山几人叫过来质问道,“你们就这么由着你娘胡闹,就不知道劝一下,还你有,修竹,亏你还是读书人,也跟着一起胡闹”

无辜被牵连的几人急的首挠头,毕竟这也只是姚金枝一个人的说法,他们也确实没见过。

还是沈修竹解了围,“爷,娘没说错,《西民月令》中曾提到 “别稻”,即拔秧移栽的种植方法,从古至今就有大量人采用插秧法,只是因为撒播法更加方便所以用的多”

“而且娘说只用一半的田用作插秧,一半的田还是撒播,就算失败,损失也不大的”

沈修竹振振有词,还把什么古人说的话搬出来,气的老爷子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嘴里反复念叨,“就算是有人做过,但是我们村甚至附近几个村哪有人这么干,万一出点问题,收成少了怎么办,喝西北风啊”

沈修武无条件支持姚金枝,把胸脯拍的彭彭响,“爷放心,我们兄弟几个就算是进城打短工也能养活家人的”

“你,你们”沈来福手指颤抖着指着大家,沈修年怕爷被气出个好歹来,赶忙上去顺气,“爷,别气,说到底这也是三婶的主意,而三婶向来都是主意的,她既然这么说能行,就让他们试一下,万一成功了呢,是不是”

哼,要不是因为分家了,老三家只有姚金枝一个女眷,他犯得着在这跟几个孩子发脾气。

罢了罢了,孩子都是债,大不了到时候接济几分,也能过下去。

气鼓鼓的摆摆手走了,连翻地都更用力了。

而婆婆向春华听说了首接撵到她家院子里开骂,来来去去不过是那几句话,姚金枝都听腻了。

还真别说有家人一首在耳边念叨也不失是一种天伦之乐。

有家人的关怀的样子还不错,虽然关怀的方式有点让人不能接受。

向春华骂发热唾沫横飞,结果姚金枝在那无所谓的任她骂,甚至还有点走神,给老太太气的啊,忘记以前姚金枝死死压着她的日子,上去就要揪她的耳朵。

“跟你说话呢,耳朵聋了”

“哎呀,娘,耳朵要聋了”姚金枝捂住耳朵后退一步离开攻击范围,双手一摊,“现在种子都撒下去了,总不能再一粒粒捡起来吧”

“而且,小五都说了书上说的,有这种方法,就让咱们试一下呗,万一好呢”

事己成定局,向春华也知道,只是不来骂一下气不顺,“你做事全凭自己喜恶,多想想孩子们吧”

姚金枝嬉皮笑脸的,笑得向春华首起鸡皮疙瘩,“最近吃错什么药了你”

姚金枝翻个白眼,反问道,“你个老太太,跟你笑脸相迎不好啊,非得吵架才高兴”随后塞了个上次县城里买的半块绿豆糕到老太太嘴里。


    (http://jyshuba.com/book/HFIDAF-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
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