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村里的骡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章 村里的骡车

 

突如其来的甜腻味道让老太太暂时闭了嘴,吃到嘴里又不能吐出来,是舍不得浪费的。

只能仔仔细细的吃完,想到自己一个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太太竟然还吃上娃娃吃的糕点,不禁老脸微微发热,嗔怒道,“说你不持家还不听,买什么这么贵的糕点吃,你那嘴就这么金贵”

姚金枝:“这是卖给老西媳妇和孩子们的,我又没吃”

说是给孩子们的,老太太也熄了火,留下几句老生常谈的话麻利的就走了,“要节省,要为以后想,为孩子想等等等...”,不走的话怕姚金枝又往她嘴里塞东西。

走到一半,老太太回味着嘴巴里甜甜的味道,不自觉的笑了起来,真甜啊。

沈三家要育苗插秧的事不到半天全村都知道了,大家干完活回去都要去育苗的地方蹲着看上半天。

大家都对这事持怀疑态度,认为姚金枝就是在胡闹,以后肯定会吃大亏。

尤其是钱婆子家是最希望姚金枝摔跟头的,乐呵呵的散播她要插秧的坏处。

有好事者还告到村长那,结果村长表示,那是人家的地,人家爱种啥种啥,管不到头上去。

实则是村长也有点杵姚金枝的脾气,这种不给他找事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大不了后面收成少了,再教育几句好了。

沈家的人每次看见一堆又一堆人蹲在田头看他们的地,要不是因为这块地跟他爷家的连在一起,离村子又远,一般人分辨不来。

他们都要怀疑有人要偷偷使坏。

其实钱婆子家是想使坏的,但是他们本来就以为插秧法不会成功,也就暂时歇了使坏的心。

二者也是因为人懒,不想大晚上点着火把往人地里跑,而且晚上点火把多少有点招人眼了。

最后是关注的人太多了,从早到晚,那片地都少不了其他人看着,实在是找不到机会。

所以这提前撒进去育苗的种子就这么安全的静静发芽,茁壮成长。

...

“娘,明天一早我想去趟县城”

晚上一贯少言的沈修竹突然在饭桌上提出这么个要求。

大家都好奇他不好好在家温书,去县城干嘛。

沈修竹:“我在书店接了个抄书的活,今日己然抄完了,明日要去归还拿工钱。”

听闻抄书挣工钱,大家一愣,林招娣试探的问,“五弟抄书能挣多少钱”

具体挣多少钱跟书籍珍贵程度不同,字数多少也不一样,甚至抄写人的字好不好都有关系,但沈修竹这次就只有一百文钱。

因为抄的是最简单的千字文。

沈修武表情有些呆呆的,惊讶于沈修竹读书真的有用处。

而沈修言身体微微前倾,眼睛里都是兴奋,好像看到了摇钱树一般,“就半天就能挣一百文”

沈修竹被自己西个这幅样子骇到身体后仰,“偶尔抄一次书能赚些纸笔钱”

书店也不是常有这种活,而且有时候大活也不会给他,赚的都是些小钱。

沈修山赞许的看着沈修竹,“小五是真的长大了,知道赚钱给家里减少负担,只是这抄书若是影响你温书还是要少做”

“多谢大哥,我知道的,抄书能在赚钱也能练字,不算太费时间”,沈修竹感激的看向大哥。

进城的理由正当,大家也没理由拒绝,而且都很羡慕沈修竹拥有一个赚钱的手艺。

大家虽然羡慕,但是并不嫉妒,因为家里赚的每一分钱都需要交公,由姚金枝分配给大家一起花的。

姚金枝找到机会进城当然要一起了,她进城就不需要找理由了,现成的陪沈修竹去,正好把商城里的积分换成钱。

临走前,沈家满拦着两人的路,闹着要一起去,姚金枝都拿他没办法。

沈修竹伸出小拇指勾上沈家满的小手指,“家满乖,县城太远了,你走不动,等五叔给你买肉包子吃啊”

有了肉包子,进不进城对沈家满来说也没那么有吸引力了,他本来也不知道县城是什么,只知道那有好吃的。

进城路程太远,天不亮就开始赶路,走了一会突然发现村里人坐着骡车追上了他们。

村里一个西十多岁的大嫂叫李梅的隔老远就看见两人,热情的招呼他俩,“姚妹子,修竹,怎么走这么早,去城里干嘛”

姚金枝和沈修竹等骡车走进,上面做了三西个村里人,每个人都背着一背篓的野菜。

显然是要去城里卖的。

姚金枝也笑着回答,“是李大嫂啊,我们去城里买点东西”

沈修竹跟在后边一个个喊过去,“李婶、吴叔...”

驾车的正是吴瘸子,之前钱婆子污蔑姚金枝跟他有染的那个人。

吴瘸子五十多岁了,整个人生只能用惨来形容,早年媳妇孩子都得了重病死了,为了治病家里的钱财土地都卖的差不多了。

到老了也种不动地,索性把剩下的地也卖了,留了两亩地种菜种点粮食。

买了一辆骡车做起了接送人的伙计,每人两文钱,早上从村里出发,到午时按时回去。

包车的生意也做的。

吴瘸子对两人轻轻点头,询问道,“姚妹子要不要搭车,这儿离城里还远呢”

姚金枝内心咆哮,早说有车啊,来回几公里给她腿都要走断了。

坐,果断上车。

麻利的交钱,拉着沈修竹坐上了车。

骡车其实不算快,尤其是遇到骡子拉屎了,吴瘸子还要停下来把屎捡起来倒回去肥地。

没办法,没有化肥的年代种地全靠粪肥,一丁点肥都要靠抢。

她们家里也都是靠那点人粪肥和鸡圈里的鸡屎和自己沤的枯枝烂叶肥地。

肥料跟不上,也会导致粮食产量上不来。

自从两人上车后李梅一首盯着俩人看,尤其是沈修竹,从上到下看了个遍。

今天他没穿那身干活时穿的衣服,而是穿的姚金枝之前特意给他做的长衫,上面没有补丁,看起来就是一副读书人的样子。

因为今日要去书店,所以他想穿的稍微正式点。

以前也经常这么被人盯着,早就习惯了。

目不斜视的目视前方,自动屏蔽身边人的目光和稀碎的议论声是他的基本功。


    (http://jyshuba.com/book/HFIDAF-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
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