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药店老大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章 药店老大夫

 

李梅:“哟,修竹这是进城去读书,穿的这么好看”

村里人早就传遍了,他被退学的事,陈婶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非要嘲笑他而己。

李梅随后又撇撇嘴,“修竹啊,不是我说你,你家里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既然要读书就好好读书,每天往城里跑算什么,就算是没有夫子愿意教你,你也不要难过嘛”

姚金枝双腿自然落下,在车沿下晃来晃去的,竟然有种坐车坐出要去春游的感觉。

看着李梅的面容,体型瘦长,下垂着眼角,那张嘴从开始到现在都没闭上过。

一路上叨叨叨个不停, 是村里有名的碎嘴子,大嘴巴。

“李大嫂啊,他一个小孩子除了出书能有什么事,今儿是陪我去城里买东西的,孩子孝顺,怕我一个人累呢”

姚金枝一接话,李梅更来劲了,身子一扭,转移炮火,

“妹子,不是嫂子说你,你平日也不能太偏心了,瞧你家那几个孩子,一个个瘦的跟人干一样的,身上的衣服是补丁摞补丁,都吃不饱饭,偏你还供着小五读书,你看小五身上的衣服连个补丁都没有”

啧啧!

“以后要是因为你偏心太过,兄弟离心了怎么办,你怎么对得起天上的沈老三啊”

李梅话里话外满是一副为她着想的样子,实则姚金枝早就听出来了,就是想看她笑话,说教她罢了。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姚金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姚金枝才不管别人怎么看她呢,自己生活过得好就行。

没有得到想要的回应的李梅脸上不由得沾上几丝愤怒的神情,但别人不理她只能自讨没趣,转身跟别人说话去了。

姚金枝听了一耳朵,都是说的别人怎么怎么不好,东家长西家短的,好像全世界就她一个人最懂道理一样。

很快到了城门口,两人跳下车把其他人甩的远远的快速交钱进了城,隔老远仿佛听见后面李梅传来的心疼两文进城钱的声音。

姚金枝给了沈修竹十文钱,“自己去买水买吃的,午时咱俩在城门口汇合”

出门的时候忘记带装水的竹筒,姚金枝此刻渴的不行,随意找了个小茶摊花上一文钱买了一碗清水解渴。

茶摊上人不多,稀稀疏疏三两个人。

小茶摊也没什么好茶水,都是些粗茶给路过的行人解渴用的,大家都是快速喝完一碗略坐坐就走了。

其实商城里的红糖更值钱,只是制糖工艺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而且杂货铺有自己的进货渠道,自己贸然去卖糖容易引起怀疑,引来危险。

而布就不一样了,村里大部分人家都会织布,布匹也算是货币的一种,可以流通。

少量的卖一些布不会引起太多人注意。

姚金枝将兑换出来的七匹不同颜色的布背到秦记布庄,恰巧秦掌柜就在前厅招呼客人。

姚金枝一进门就被发现了,不发现是不可能的,一个瘦高乡下老太太背着七匹布格外显眼。

“哎哟,这不是婶子嘛,您来了,这次还带着这么多好布”秦兰怡快步走过来,还帮忙扶了一把,“哎哟,婶子这布染的颜色可真好看,比那些大布庄也不差什么”

姚金枝抹了抹额头上不存在的汗水,“是呀是呀,这可是我家人花费了大力气去村里收得,想着秦掌柜上次说收的,就有厚着脸皮又来了”

秦兰怡对着布匹看来看去,显然是喜欢的很,“收的收的,婶子上次送来的布质量好,好多顾客都喜欢,我早盼着您来了”

上次的那两匹棉布下午就被人买走了,还放话说还有这种质量的布只管送上门去。

这几日秦兰怡都在盼着姚金枝去呢。

布匹刚从姚金枝背篓上卸下来放到柜台上查数,瞬间就被好几个人围住相看起来。

布庄生意好,两人又相谈甚欢,秦兰怡也没食言,染色的布匹比原色的布匹贵了几文钱。

姚金枝拿着到手的三两多银子开心的离开了秦记布庄。

哎呀,这钱赚的是简单,只不过这一下把积分用了不剩多少了,还是要赶紧赚积分。

虽然全部身家加起来才五两多银子,但是钱嘛,总会越赚越多的。

出了布庄沿着街道慢慢前行,左右两边商铺林立,越往热闹的地方走,路上的行人来往摩肩擦踵,热闹非凡。

姚金枝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走,而是在搜索医馆得位置,她留了一颗商陆没有兑换成积分,就是想到医馆问问一颗商陆可以卖多少钱。

要是首接卖的钱比兑换划算,就可以首接卖给医馆。

走了几步后在街道后面的一个巷子里找到了一个医馆,店面中规中矩,不大不小,牌匾上题着“济生堂”三个大字。

里面有一个坐馆大夫和一个学徒。

大夫坐在一张桌子后面,正在给一个人把脉。学徒站在柜台后面整理药材。

姚金枝走进去,大夫只是抬了抬眼皮看了她一眼,学徒招呼她,“这位大娘,是看病嘛”

姚金枝走到柜台前面,拿出一根商陆放在这个小学徒前面说,“小大夫,我这有一根商陆,你看看医馆收不收”

小学徒拿起那根保存完好的商陆,检查了一番,确实是商陆,还是刚出土新鲜的。

小学徒:“收得,只不过这商陆没有晒干切片炮制,收得价钱会低一些,五文钱一斤,若是炮制好了可以八文钱一斤”

这价格算起来可比兑换积分亏多了,“算了,我先不卖了”

“你的脑袋好了”

堂内的老大夫突然开口问她,姚金枝一脸懵的看着他,用手反指着自己问,“ 您跟我说话?”

张大夫气定神闲,捋着自己花白的胡子,“你之前摔破了脑袋,是你儿子来叫的我”

姚金枝脸上真诚的笑起来,“原来是您啊,多谢您大老远去救我的命了”,大夫可是稀缺人才,必须把关系搞好了。

“您老记性真好,还记得我”

张大夫轻哼一声,面无表情的说,“你要卖药材”

姚金枝:“是啊,偶然在山上挖的,听人说是药材就想着来试试,卖几个钱”

“那你怎么又不卖了”


    (http://jyshuba.com/book/HFIDAF-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
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