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合适的售卖契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章 合适的售卖契机

 

“染丫头,快些净手准备用晚膳了。”大伯端着一盘肉菜喊刚回来的应不染。

她被大伯这一叫唤,叫地拉回思绪,手中的桂花糕紧紧抱住,望向大哥的背影,感动的情绪轰炸开来。

抛开这些,应不染其实觉得自己很幸运。

这幸运从何来说,如果真要说上一说,她或许会分成三份。

一是来到大宋拥有一群可爱又分外关心自己的家人,二是在自己选择重开茶馆的路途上得到是支持而不是扫兴,三是自己。

自己来到这个大家庭,不是那种被摒弃之外,而是有着满满的踏实感。

譬如,在诚哥儿哭泣时,大哥会为了逗他笑一笑扮丑、给他骑马举高高;欢儿被人欺负,纵使力量悬殊,诚哥儿仍是挡在前头;回到自己身上,伯父伯母并没有因为没能探望而生疏,反倒是大老远来到桥北为自己买一份桂花酥。

他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好好爱着这个家的每一个人,这个家的每一个人也在好好爱着彼此。

……

“阿姊,大伯做的酱猪蹄可好吃了!”应诚诚动筷为应不染夹了好几块,“阿姊一定要尝尝大伯的手艺!”

她端着碗接过应诚诚夹的菜。

酱猪蹄,色泽,咬一口满满的胶原蛋白,咸甜融合的十分巧妙。虽说不及老汉,放在现代家庭里也是一道受欢迎的菜肴。

想不到自家大伯也是藏了一手,不轻易在他人面前展露。

应不染莞尔,又夹了面前的炒时蔬,平常百姓饭桌上的常客。

一顿家常饭,本就去繁取简,不需要太复杂的调味,也不需要太奢华的食材,普普通通常见便是精髓。

这顿饭吃的开心,众人津津乐道,前些日子的忧愁,都如往日流水般,更新换代。

最后应不染提议今日由她来收拾残局。大家伙见她如此执拗没再多说什么,纷纷同应不染告了别,各自回到各自的住处休息,迎接明日的到来。

她快如闪电,不到片刻饭桌上的碗筷全部收入桶中,一瓢接着一瓢的清水灌入,哼着不着调的小曲,就这般渡过家务活。

忙活完,应不染净手回到厢房,点上油灯,在书案前坐下,从镜奁上层拿出计划薄,在灯火的照射下翻动,毛笔在上面不停地画勾,又翻动了一页,笔尖首至悬空,迟迟未能有下一步动作。

她凝视着那一行计划条目中画圈的二字。

——时令。

还是想不通,她烦躁地挠了挠头,毛笔被丢弃在一旁,墨迹因时间的流逝渲染开来,渐渐被聚集成大小不一的黑点,首首把这一条掩盖住。

外头星子密布,没了月亮同它们争辉,真是过分潇洒。

点点星子,规则不一的罗列,她透过窗棂的一角,向远方眺望,黑幕之下,尽是白点。

听窗外鸟儿啼叫,蝉时不时发出令人厌恶的聒噪,要是换做以往,应不染定会大喊一句,可尽是不同于往日,她觉得此刻的声音过分好听。

渐渐……渐渐……有什么东西在敲击自己的心。

夜己深,既然想不出就先搁置,总能解决的,此时更应当做的是呼呼大睡。

说罢,她稍作洗漱,吹灭油灯,不一会儿,不规律的呼吸声传出。

……

翌日,应不染是被应诚诚吵醒的。

本就有丁点起床气的她,看见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顿时没了脾气,好声好气地问诚哥儿:“诚哥儿,急急忙忙地来找阿姊做什么呢?”

声音和语调都无意的柔和。

他喘口气接着同应不染说:“阿姊,门口有人找。”

说罢,换应不染不解了,随即问起那人的长相亦或是明显的特征,结果回应她的却是一阵无言。

沉默是最好的金子,她同诚哥儿说,等晚点阿姊给你和欢儿他们做早饭,便匆匆来到如意茶馆的大门口。

门口站着一位男人。

肚子肥大,身着暗蓝色华服,一张浓胡粗人脸,一双凶狠鱼眼,操着一腔边塞口音,说着一句她听不懂的话。

如果硬要形容的话,一句非常火的网络热词十分贴切此刻的应不染,眼睛瞪大的像铜铃,满脸问号。

好在这男人身旁跟着一位管事的,他见机行事为应不染翻译:“不知这可是如意茶馆?”

应不染不知他们此番前来是何目的,还是点头示意。

男人听后大喜,为当家的翻译,不过须臾,又道:“这位小娘子可知当家的又在何处,我家老爷有要事同当家的商议?”

应不染听着一愣一愣的,“我就是这家如意茶馆当家的人。”

在之后的交谈中,得知这位管事的姓徐,然他家老爷是桥北汇合楼的大当家。

来到这儿是想要同她谈一桩美差。

“程老爷、徐管事,”应不染为他二位沏茶比划了一个请的手势,“二位先喝口茶,咱们在慢慢谈。”

她这‘谈’字咬的特别重,从先前在门口的交谈来看,这俩人一看就是抱有目的,有备而来。

徐管事喝了口茶,“不知应小姐考虑的如何?”

她不紧不慢,像是颇有经验的商人,循循善诱,一步一步踩在他们的心怡点娓娓道来,说出的话却是令人一惊:“二位,我知晓您们看重的并不是如意茶馆,而是看重这茶馆每每想出不一样的菜品,勾住了食客的好奇,才有的今日二位的赏识,可恕小娘子我实属抱歉,这如意茶馆并不远归于汇合楼下。”

徐管事听完后脸上当即挂不住,心里满满是这女娃娃真是不识好歹。

反观,他家老爷却十分沉得住气,面对自己这一番话,无动于衷,这见识倒是令人佩服。

应不染正要开口送客,这时,他说了一句话,许管事不情不愿的翻译转述给她知晓。

“小娘子,能在此等见识,方某佩服。”方有钱拱了拱手以表歉意,“不知小娘子是否能以一位商人身份同在下商议,俗话说在商言商,此前是在下的不对,望小娘子见谅。”

应不染怔忡片刻,回过神,“不在方当家想要谈什么生意?”


    (http://jyshuba.com/book/HFJB0H-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
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