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一碗冷面是她对夏天的窥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7章 一碗冷面是她对夏天的窥见

 

“甘大哥、孙小弟,”应不染端着两大碗冷面,走进,示意先放下手中的活,把午饭先吃了,“吃饱了才更有力气干活,先吃着,不够锅里还有!”

说罢,应不染去前院找淡竹等人,想着让她们也提提意见,毕竟想要将一款好的产品推销出去,首要的就是了解大众口味,显然她雇来的这群员工就是大众的一员。

“淡竹、云琳,你们俩快过来,尝一下我们今日的新品。”应不染见到她们二人在写写画画,立即喊道,待她们过来却又觉得总少了些什么,又开口,“咋滴没见莲心?”

云琳回道:“她呀,一大早不知去哪了,说什么要事办,同我和应大哥打了声招呼,现在人影都没见到,许是去置办些东西,毕竟头一遭在主人家住下。”

应不染听后又询问了她们二人有什么需要帮忙后,叮嘱她们要好好相处,如果遇到什么难处一定要说。

话锋一转,她看着淡竹、云琳二人眼瞅着冷面,笑道:“正好你们品尝后,给我一些反馈。”

这冷面在阳光下泛着银色的光,在她们接过碗时,一股冰凉的冷气自手心传遍西肢百骸,二人对视一眼,双眼泛光,只觉得这面也太神奇了吧!

方才小姐说这是什么?

冷淘?!

淡竹和云琳相视而疑惑,这是冷淘吗?

可在他们自小的印象中,冷淘应该没有此类效果吧!

疑惑之下,尽是好奇,拿起木筷嗦其面来,甫一面条入嘴,原以为只是温度不一样,万万没想到,连味道也截然不同,如果她们儿时所吃的冷淘是刻本印象,那么现而今这份冷淘却是新奇的。

硬是要分出胜负的话,那就是应小姐这份冷淘胜出。

她们俩两眼发亮,朝着应不染竖起大拇指,疯狂点头。

“小姐,这份冷淘想必会得到大家伙的喜爱!!!”云琳嘴里含糊不清。

淡竹这边更是从容,但依然能从脸上看出惊讶,她道:“小姐,这冷淘和我们平常所食竟如此迥异!先不说口感,那凉爽来说,小姐这份更胜一筹,在这酷暑必定是解暑首选。”

“像我们老百姓没有皇亲贵胄那般有实力,去不了那避暑山庄,可要是来上一份小姐的冷淘,也算是体验凉爽的极致!”

淡竹这般称赞应不染。

她闻言一笑,看来这个方法没用错。

还是得感谢我们华夏美食的玄妙之处。

一顿午饭在众人嘻嘻哈哈之下结束,应不染走好,淡竹、云琳按照她早就吩咐好的去办,把菜单写好,点菜板也准备好,还有餐号也一并书写好。

两人弄完还是没搞明白小姐为何要这般做。

只得应不染神秘兮兮说:“等到了今夜,答案自会揭晓!”

……

桥南的夜许是比不上桥北,这儿更为闷热。

树木少之又少, 纳凉的地方,只能全全挤在那几棵年纪较大、长得还算是枝繁叶茂的老树边,扇子着蒲扇、芭蕉扇,闲聊得以度日。

但现在却不同了。

几个在老树下纳凉的老人,本身在入夏之后没了多少食欲,想着随便应付两口,出来同几俩好友博弈一番,好过受热,回去也能睡的舒服。

可一老人匆匆赶来时,树下人烟稀稀,他挠头,心想,不是都约好在这颗树下集合的,咋滴人影都见不着,只窥见些许掉落的树叶。

他有些气愤。

在他失神落寞之际,远处茶馆灯火摇曳生辉,门口围满了人,心生好奇想要一探究竟,秉承着他们失约在先,我去凑个热闹不为过吧。

思及此,老人没在迟疑赶来茶馆,盯着牌匾上的几个大字,出神。

如意茶馆?

这家茶馆不是那时苗大婶忽悠刘老头来吃的那家吗?

事后他还嘲笑刘老头上当受骗,一个小女娃继承父业开的茶馆做的东西能好吃到哪去。

谁知,刘老头第一个不乐意,拍了一下桌子,反驳,染丫头的手艺堪比老应头,甚至还是更高!

“我看丁小头定是羡慕了,”刘老头可算是能扬眉吐气一番了,得到机会就是一顿输出,“没吃到,不乱做评价!”

丁小头听着一肚子气,在棋盘上狠狠虐杀。

可刘老头那日心情真叫一个好,看着他气急败坏的模样,回家睡觉都是乐嘻嘻的。

今日他可得来瞧上一瞧!

“客官,是否要用餐?”云琳在门前招呼着,走进丁小头身旁说道。

丁小头点点,回了句是的。

就是这句是的,凑巧被里头坐着的刘老头听到,人生中的第一个滑铁卢降临。

“染丫头,你小丁爷爷也来了,我跟你说哈,这丁小头背地里还说你做的菜不好吃呢!”颇有一副小孩子打小报告的韵味。

门外的丁小头听到,气急败坏地用芭蕉扇指着刘老头,语无伦次:“你别再染丫头面前造谣!”

“老哥们,你们说说我造谣了吗!”刘老头不管丁小头的面子,发问。

这会云琳也顾不上排号了,退到一边,朝应不染投去求助的眼神,她会意后,没管丁小头,又重新迎客。

应不染看着这两小老头,心底一阵暖洋洋的,上去劝说:“丁爷爷、刘爷爷,都是老伙计别为了一些小事伤和气,都来这儿坐着,今个这顿我全包圆了,多亏了你们才让我这茶馆有了这么多食客。”

刘老头见好就收,但心里还是嘀咕了一番丁小头,仗着自己棋艺好,了不起啊!

头一撇,拿起茶杯细细品。

丁小头自知理亏,在应不染的招呼下坐在了他另一个兄弟身边。

安抚好他们后,应不染来到后厨,见提前冰好的碗,此刻有了些许冰霜,喊来大哥和孙然帮忙,将面条分装好,再加上梅九苏事先切好的红芦菔丝、黄瓜丝,一份大宋版冷面制作完成。

在他们几人的帮忙下,很快大伙点的冷面都端上了桌。

期间不乏有人抱怨,“应小娘子,我慕名你那日在韩家宴席上大放光彩才来的,结果这小茶馆竟是冷淘,如此平常之物,也负小娘子的手艺!”

应不染听着不语,做了一个尝尝的手势。

那人见状,狐疑之下,端起碗,被冰冷的触感一惊,随即动筷嗦面,甫一刚才的妄言如这碗面一同下肚,消化个干净。

众人见状纷纷动筷,果不其然,应小娘子的手艺名不虚传。

“这冷淘定不会是我们寻常吃的冷淘,应小娘子,这物唤作?”一人好奇问道。

她道:“冷面!解暑首选,让大家伙体验避暑山庄的凉爽感!”

话音未落,大伙嬉笑一片,果真如此。

应不染看着一碗碗一扫而尽的冷面,不由地感慨,一碗冷面是她得以开始窥见州桥的夏天。


    (http://jyshuba.com/book/HFJB0H-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
记忆书吧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