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吴依迈进吴府大门,高直才向她辞行。
“吴大人,今被堵这事,是我们兵马司治城无方。明日起,兵马司便会加强巡逻,若你仍是不能安心,我可以护送你来回工部。”
吴依还是个社畜的时候也幻想过变成富婆后,拥有专职司机和贴身保镖,这个奢侈的想法在现代没能实现,到了大幽倒变得唾手可得了。
高直高大威猛,一身正气,能进兵马司说明身手也了得,正是最好的保镖人选。
但她还是仍痛拒绝了:“高大人今天教训过了那些人,他们应该不敢再肆意妄为。我警醒些便是。”
高直一走,她便收起笑意,神情凝重地回了屋,写写画画了好大一通,然后便满府找起物件来。
置放许久都没有用过的弓箭、锈花的银针、做木工的小工具......
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敲敲打打,连晚饭都吃得极为敷衍。
“大人,您这是要做什么?怎的饭也不认真吃?”
“做保命的东西。”
吴依低着头摆弄着手上的弓弦,神情极为专注,周正在一旁看不出个名堂,又张口问了几句。
吴依根本就说不明白,挥着手让他离开,弄了一阵没有进展之后,就靠在椅背上哀声叹气起来。
当初看书看电视的时候就应该好好去查查关于暗器的资料,那些武林高手拿块纸牌或扔枚银针就能伤人,自己也应该练练。
有了暗器傍身,就算是有人来堵,也能搏上一搏。
不至于被按着打,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
吴依叹到一半的气被卡在口中。
不对,她不是没有还手之力,而拥有一个隐形外挂。
之前跟那些人打斗之时,不知是哪位好心人帮了自己一把,难道是有江湖好汉路见不平,见义勇为?
也不知那好汉会在京城里待多久,要是他能现身就好了,一定要去请教几招。
算了算了,武侠小说里这种高手都是神龙见尾不见首,能遇到一次得到帮助已经是三生有幸,还想向人请教,估计是不可能了。
还是做点防身的小东西更靠谱。
她最先想到的就是暴雨梨花针,但那种大杀器血腥又复杂,她万万做不出来。
便考虑了袖箭和诸葛弩,这两种武器在无数电视剧里出风头,她至少见过十几二十次,出镜率如此之高,想来并不会太难。
可折磨了这么久,仍是一点头绪也没有,吴依不免有些气馁。
隔日,她便找到了赵以升。
后世的这些智慧都是从老祖宗那里发展得来的,现在,赵以升就相当于她的老祖宗。
老祖宗们只是想不到,并不一定做不到,说不定自己多讲讲,他就造出来了呢?
赵以升一见他便神色紧张地打量,生怕他受了伤。
“白衣,听说你昨日被恭王府世子带人堵了,可是真的?”
“是真的,我没受伤,倒是他们的人挂了不少彩。”
满肚子担心想要表达的赵以升被她这句话捏住了喉咙:“吴大人身手果然了得,不愧是跟着陛下学过功夫的人。”
“嗐,不是我身手了得,是有高人相助。”吴依说起正事,“赵大人,我有一个想法,要是成了,说不定又是功德一件,你想不想听?”
“自然。”
吴依把见过的袖箭样子详细说了,还拿出昨晚草拟的图纸。
“你看啊,这东西小巧,能藏于袖中,别人从外面看不出端倪,但若是到了保命之时,只需要对准敌人轻轻一按,就能射出一根箭矢将敌人击倒。”
“妙啊,大妙。”赵以升鼓手相赞,“吴大人果然心思巧妙。若真能做出来,定能用于军中,是国之幸事。”
吴依可没想用于军中,这种小型暗器最多用来防个贼或者打打架,用在真刀实枪的战场上,就有些鸡肋了。
“不管以后用在哪里,我们先做出来,我只有个想法,要怎么做,用哪些材料,怎么装机关让箭矢弹出来,还得你来定。”
“明白,明白,我这就去试。”
赵以升捧着图纸如获至宝,回到自己的书案前开始细细研究,吴依也在更深入地琢磨,必须得有哪些机关,尽力回想起更多细节,以便赵以升早点把东西给做出来。
一事通则百事通,吴依想起“用于军中”这四个字,倒真的起了把诸葛弩做出来的想法。
翻找着现代影视剧的记忆,尽力把诸葛弩的形状画出来。
至于机关那些她是不明白的,只能画出个大概关节,其他的,也只能寄希望于赵以升了。
闲下来之后,她便无所事事,在院子里东转转西转转,很是无聊。
“白衣,你若无事,便去整理工部过往账册,陛下每三月就要看一回账,估摸着中秋之后就要让人来取了。”
吴依听到“陛下”二字就忍不住瘪嘴,这人也管得太宽了,看账应当是户部的事,他听个结果就行了,还非得亲自看。
这般事事亲力亲为,把自己搞得很累,难怪那些勤政爱民的皇帝都不长命。
翻开已经上了灰的账本,吴依没翻几页就觉得头疼不止。
记账的人写得十分杂乱,而且还有好多花销没写清事由,这要是放在现代,非得被财务部批死不可。
吴依往后面翻了翻,林林总总记了二三十页,要整理起来必然得花大功夫。
“原来整理账务的人是谁?”
赵以升嘿嘿一笑:“是我。”
得,那便推托不得了。
“赵大人,你几日能将袖箭做出来?”
“这东西看着不难,只要琢磨明白了,三日便可。”
“那你几日能琢磨明白?”
“不好说。也许一日,也许一旬,急不得。”
吴依看着他,竟体会到了班主任的心情,看着有实力却发挥不出来的学生,只能干着急。
“行吧,加油哦。”
“为何要加油?用得上的材料都是木头铁器,无需用油。”
吴依尴尬地咳嗽一声,回到书案前认真算起账来,这里没有计算器,只有一个被盘出包浆的算盘,吴依用不惯,拿了纸张放在一旁,用阿拉伯数字打草稿。
恭王府也在算账,只不过算的不是册子上的账。
(http://jyshuba.com/book/FIC0AE-5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