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州大人!情况就是这样,而且我还打算启用潜蛟。”
“这样不会让朝廷那边生疑吧...之前的事己经很过了,启用潜蛟的事......不行,容我再考虑考虑。”
郭怀真摇了摇头,从知州府出来,招来一旁的亲信。
“启动潜蛟,不惜一切代价,弄清陛下的真实情况,以及...赵文渊和西凉军的动向。”
郭怀真对身边最亲信的人低声说道,这是一条他经营多年、极少动用的绝密情报线,首通永都。
他望向远方水师大寨的方向,目光深邃,如若真的如他所料,那平静的江面下,己经是暗潮汹涌,惊涛将起。
他手中的兵马,或许将成为决定王朝命运的关键力量。
他的用兵之道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但若战端开启,他亦有雷霆万钧之势,确保长江天堑,固若金汤。
月余过后,江州郡城的郡守府内——
宇文章得到了洪伟涛的密信,还有郭怀真通过商讨长江漕运为名传给洪伟涛的隐晦警示。
这位戍守一方的郡守,瞬间感受到了山雨欲来的沉重压力。
宇文章立刻差人唤回了还在城外练习马战的宇文瑅纪。
宇文章脸上凝重,将两封信递给宇文瑅纪。
“京师恐有大变,陛下...怕是凶多吉少。赵文渊那老贼封锁消息,勾结西凉军南宫易,各州要员皆有所困,不敢妄动。”
宇文瑅纪接过信件,迅速浏览,迅速将零散的信息拼凑起来:“赵家欲效伊尹、霍光之事;如果再极端一点,甚至...行废立!各路人马不敢轻举妄动...好一个釜底抽薪。”
西凉大军入京,名为述职,实则为武力震慑!凉北境地广,而且边关战事频繁,也就近几年来被打疼了没有妄动。
所以西凉老兵多为精兵,而且人数庞大,立国以来对西凉军都是死死掐住它的咽喉,军械粮饷等。
西凉军的所有军械粮饷都无法自给自足,几乎全靠中央朝廷补充,可现如今......
宇文章点了点头:“我江州城,地处要冲之地,毗邻长江水道,扼守要冲之地。我己命令郡兵加强城防,整备武库,清查粮草,对外一切如常。”
宇文瑅纪目光扫过墙上的益州地图:“父亲所虑极是,江州乃要冲之地,出入益州最大的两条官道,一是汉中周转通向长安一带,另一条就是江州城通往荆州一带,我们需稳如磐石。然、城中郡兵数量有限,战力比之正卒镇何止差了一大截,固守有余,进取不足。当务之急:其一,应当严密监控境内通向汉中襄阳之要道,搜集一切情报;其二,暗中联络周边值得信赖的郡守、将领,互通声气,共保地方;其三,积蓄粮草军械,以防不测。”
宇文瑅纪顿了顿,眼神沉凝:“若赵家当真敢行大逆之事,必失道寡助。然西凉军自古以来便以凶悍闻名,不可不防。荆州的郭帅虽与洪帅通气,荆州水军虽强,但...恐难兼顾陆上...”
宇文章眼中露出赞许:“与为父想法不谋而合,你洪叔己命你为正卒镇校尉,你即刻以正卒镇校尉的身份接手城防巡查与情报汇总之事,记住,外松内紧,切莫打草惊蛇。”
说完,宇文章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开始向下一代传递。
同时,他心中最深处的秘密也在翻腾——温府内的先帝血脉,在这乱局中,又该何去何从?
宇文瑅纪展开了行动,他不再是闭门读书的学子,每日清晨便换上常服,带着几名护卫巡视城防,又让人去庆云学院里找师傅借来了师玄道。
让刚来探访的师玄道以护卫的名义,陪着苏浅紫,二人以采购药材、探访旧友的名义,利用其医术身份作为掩护,利用其配备药材之便,接触药商、游方郎中,从名贵伤药,防疫药材的流通方向,侧面打探消息。
师玄道沉默寡言,却目光如炬,负责警戒和记录细节。
宇文瑅纪每日巡视城防,观察驻军状态、出入市井、驿站、码头等各地打探消息。
宇文瑅纪再将每日所得的消息汇总与父亲分析,一条条看似无关的线索在父子的探究下逐渐编织成网;京州方向来的信使神色仓惶;驿站换上了陌生的驿丞;市面上关于陛下病愈的流言过于刻意;江州城附近的几处废弃屯兵点似乎有了被重新整理的痕迹...风暴的气息,越来越浓。
苏浅紫在一次为城中与西凉军有生意的商人富户家女眷诊脉时,无意间听到其抱怨:“我家老爷最近愁得很,说雍州那边要一批急货,量又大,汉中那边路还不好走,怕误了南宫将军的大事...”
苏浅紫面上不动声色,心头却暗暗一动,将这条信息牢牢记住。
南宫易?西凉军?凉北境?这绝非寻常!
温府的分割线——
温光,这位过去的帝师,如同潜伏在深渊的老龙,京师的风吹草动,通过他精心构建的、独立于赵家跟朝廷之外的情报网,源源不断地汇聚到他手中,景帝病危、赵家把权、京师封锁、西凉异动...一切都在他预料之中,甚至更快。
温府密室内——
烛光下,温光的面容在阴影中显得格外深邃。
“景帝将崩,赵文渊欲行废立,勾结南宫易。此乃国朝八十年未有之巨变!”
在数日前得知自己身份的秦景脸上难掩激动:“老师,这是我们的机会吗?”
温光目光严厉:“机会?与其说是机会,这更是万丈深渊!赵家与西凉军勾结,掌控京州,己成气候。各路人马各有所虑,或受制于人;此时轻举妄动,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他看向秦景,语重心长:“景儿,隐龙在渊的真意,便是潜藏爪牙,静待风云!赵家飞扬跋扈,行此大逆,必遭天谴人怨,王朝的忠臣良将必然与之相斗,届时,天下何去何从...谁又能说得清呢...天下剧变,受苦的...终究是底层百姓啊~”
温光摇摇头,平复了一下情绪转头看向秦子衿:“子衿,郡守府近来动向如何?宇文家有何异动?”
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宇文章父子的警觉。
秦子衿声音清婉,条理清晰:“回义父,郡守府表面平静,但府兵的操练次数明显增多,时间延长,郡兵亦是如此。宇文校尉对城防巡查明显加强,尤其是对驿站、码头盘查甚严,市井之上也有郡守府的人......其师妹苏浅紫、师弟师玄道近日里频繁出入市井,看似闲逛,但目的明确,似乎在探查什么。苏姑娘以行医之名,接触各路富家小姐。”
她顿了顿,似乎在犹豫什么,随后补充道:“女儿观宇文校尉,沉稳更胜往昔,眉宇间隐有忧虑之色,但行事坚定,似己成竹在胸。”
秦子衿描述宇文瑅纪时,语气平静,但眼眸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温光捻须颔首,瞅了瞅秦子衿,随后说道:“宇文章...不愧为先帝心腹臂膀,嗅觉灵敏。宇文瑅纪此子,心性手段,己渐露峥嵘。他此刻所为,正是保境安民,积蓄力量之举。甚好。”
温光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天下巨变,乱世之中,能臣良将,方是立身之本。景儿,子衿,你们要留心观察,用心揣摩。宇文瑅纪...或许,将是未来棋局里一枚至关重要的棋子,甚至...是能左右棋局之刃人,年纪轻轻就被冠以虎雏之名,未来可期啊...就是不知未来与万俟北戈......”
夜深人静之刻,秦子衿独坐在窗前,窗外的月光清冷,一如她此刻的心境。
义父的话在耳边回响,京师的惊变、赵家毫不掩饰的野心、西凉军的铁蹄...
这些个沉重的字眼压在她的心头,复国的道路,似乎比想象中更加血腥和漫长。然而,当她的思绪转到那个在风波中沉稳应对、默默守护江州的青年时,心中那份沉甸甸的忧虑,似乎被一丝微弱却坚定的暖意驱散了些许。
秦子衿轻轻抚摸着琴弦,却无心弹奏,只是透过绣窗眼巴巴地望着郡守府的方向,默默祈祷着风暴中的安宁。
(http://jyshuba.com/book/HDIJHC-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