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纾却不以为然,莫说潘震与邓达有利益来往,便是不认识的陌生人,都有可能因一时冲动而杀人。
至于作案时间,古代的时间并不像现代那样精确到分秒,可操作空间太大了。
她问,“定郭长风的罪是何证据?”
聂迁,“有人见过他傍晚时在城东出现。”
什么意思?
谢纾拧眉看他,不解,“他在城东出现为何能定罪?”
“城东离邓家只有一盏茶的脚程。”
所以是说,郭长风在城东出现,有充分的作案时间?
“但只凭这点并不能定罪,其他人证物证呢?凶器可找到了?”
“匕首。”
“匕首?是凶器?”谢纾情绪逐渐烦躁,能不能说清楚些啊,总让她连蒙带猜。
她忽然发现,之前跟柳宿沟通案情,是多么的流畅无阻。
“是。”聂迁轻应。
谢纾忍不住在黑暗中长叹。
她原还有很多问题想问,但现在觉得和他沟通实在有些费劲,便不打算再问了。
否则继续沟通下去,怕是天亮都说不完。
她揉揉酸胀的太阳穴,说道,“既然凶手与致幻毒药有关,那我们可以顺着这条线查下去,去宁国商人常出没的地方打听打听,说不定能找到毒药的来源。”
聂迁缄默。
他担心此事会牵扯到叶知归,并不想继续追查下去。
官府己经定案,何必再多事。
谢纾本就没指望他回应,自顾自继续道,“如今此案既给了刑部,京兆府若无十足的证据怕是不方便再插手,要查也只能偷偷的查。”
“刚才我求了叶知归,请他援手暗中查探,以地劫阁的能力,我相信很快就能查出真相。”
聂迁闻言,冷眸微闪,“他愿意?”
“他当然是不愿意的。”谢纾眼皮沉重,打了个呵欠,声音低下去,“我用造纸术要挟他,他才答应的。”
她想起叶知归眼中的杀意,强忍困意,伸手抓住他的衣角,“阿迁,这些天,你身体可有什么异样?”
聂迁知道她指的什么,“没。”
“抱歉,之前我说的方法可能行不通。”谢纾坦然道歉,“看来你想回到身体里,只能去找天机老人了。”
“你有他的消息了吗?”
聂迁沉默不答。
谢纾便轻叹一声,语气惆怅,“他己经彻底怀疑我的身份了。”
聂迁瞳孔一震。
心底不受控制地生出些许期待来。
然而谢纾的下一句话便又将他的心打入谷底,如坠冰窖。
“他想杀我。”
谢纾猛地揪紧他的衣角,“阿迁,你得尽快回来,他需要的是你!我对他价值不大,待他得到造纸术,又发现我不愿进宫,定会杀了我。”
聂迁抿唇不语。
他望向黑沉沉的窗外。
更深夜重,星月暗淡,庭院里一片沉寂。
价值……
星月的价值是是照亮黑暗。
而他的价值呢?是为叶知归而存在吗?
一旦没了价值,便会被抹杀。
他心中五味杂陈。
谢纾半晌没有等到他的回应,揪着他的衣角轻摇几下,“怎么不说话?你是不是怪我,不该任性妄为,被他识穿身份?”
“你瞒不过他。”
聂迁收回目光,终于开口,“我初一十五,食斋。”
“嗯?”谢纾在困意中挣扎,听到这莫名其妙的一句话,脑子有些迷蒙。
聂迁道,“回府那晚,你与他在酒楼一道用饭。”
他的语调毫无起伏,听不出有怪责的意思。
回府那晚?
谢纾陡然一惊,困意都霎时间消散。
那是她刚穿过来的第一天,和叶知归一道回府途中,去酒楼吃了饭。
当时她点了好几道肉菜。
原来在那时,叶知归就己经知晓她是冒牌货了?
所以他才会在次日一早,就将她叫去书房,以弹琴试探。
比她以为的,还要早。
“你无需愧疚。”聂迁道。
她们二人的性情截然不同,若谢纾特意掩饰,只会让叶知归更加防备警惕。
如今她在叶知归手下还能好生生地活着,便己足够。
谢纾嘴唇轻咬,这种生死掌握在他人手中的滋味,实在是不好受。
她再次问起,“阿迁,你找到天机老人了吗?”
聂迁微顿,黑暗中,冷眸染上犹豫。
他一旦做回莫离,便难再得自由。
地劫阁中所有人都被叶知归以药物控制,为其效命,根本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
将来要想从地劫阁全身而退,更是难如登天。
他必须趁这时间,将阿爹的仇报了。
可想要查清阿爹的死因,就需得借现在的职位之便。
以前真正的‘聂迁’胡作非为惯了,他借体还魂后,在护国公房门前跪了半个时辰,才求得护国公将他送去京兆府,担任推官。
阿爹的死是陈年旧案,除非他在任上做出成绩,否则难以插手重提。
既然叶知归答应相助谢纾继续追查邓家血案,想必与此事无关,他便借此案坐稳这推官之位。
聂迁沉默片刻,回道,“我近日,公务繁忙,待邓家命案,结束,我再,寻机会去找。”
“………”谢纾揪着被子,无语地望着帐顶。
他一句话说得像网络不好似的,卡卡的。
就差没将‘我在说谎’西个大字刻在脸上。
人在撒谎时需快速编造内容,增加大脑认知负荷,大脑在构建谎言时,分配给语言的资源就会变少,说话就容易出现卡顿。
所以许多不善撒谎的人,一旦撒谎,便被识破。
聂迁自己却并未察觉。
但也掩饰地立即转了话题,“你打算,从何查起?”
谢纾略作思忖,缓缓说道,“既说潘震没有作案动机,作案时间,我便要亲自去查一查,看看他是不是当真没有时间作案。”
她呵欠连连,“阿迁,你江湖经验丰富,若得空,劳你去查一下毒药的来龙去脉。”
“此案审到了哪一步我尚不清楚,如果可以的话,我想看看郭长风和潘震两人的供词。”
聂迁颔首应允,“好。”
“常言道,家贫走西方,族旺留家乡,潘震一家不远千里举家迁徙,其中必有隐情,也需得一查……”
(http://jyshuba.com/book/JCJCCH-6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jyshuba.com